我们拥有这座城
- 我们拥有这座城⭐2016年普利策奖入围记者贾斯廷·芬顿纪实作品 ⭐深入揭示巴尔的摩这座城触目惊心的警队腐败丑闻 ⭐同名美剧由HBO制作播出 2015年“格雷事件”之后,巴尔的摩再次陷入混乱,谋杀案激增。巴尔的摩市警察局寄希望于警司韦恩·詹金斯及其领衔的枪支追踪特别工作组,希望他们能让枪支和毒品远离街头。但在接下来的数年中,詹金斯和团队成员扣押并贩卖毒品、侵吞现金赃款、伪造证据,甚至多次实施抢劫。他们明目张胆的犯罪行为不受任何约束与调查,导致无数冤假错案,致使无辜平民死于非命。 资深调查记者贾斯廷·芬顿采访数百名相关人员,查阅大量文件和卷宗,细致描绘警察与平民之间荒诞的对立,再现美国执法部门历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 贾斯廷·芬顿(Justin Fenton),《巴尔的摩旗帜报》调查记者,曾在《巴尔的摩太阳报》工作17年,多年来深耕犯罪与庭审报道。芬顿在职业生涯中荣获多项荣誉,他参与的费雷迪·格雷案报道入选2016年普利策奖终选名单。 译者:方宇,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自由译者。译有《两个世界的战争》《全球化简史》《美国的内战与重建》等。
-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美国革命为北美赢得了自由与和平,却给世界带来了影响深远的灾难性后果,它所引发的革命暴力和帝国镇压不仅波及了欧洲,也波及了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和亚洲;它不仅为现代早期的卓越帝国埋下了崩溃的种子,也为英国、俄国和美国的全球主宰搭建了舞台。在这部杰出的史学著作中,马修·洛克伍德竭力去做的就是要厘清这段复杂的历史。 马修·洛克伍德(Matthew Lockwood),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2014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18世纪英国及其帝国史、犯罪和暴力史、比较法律史、国家的形成和移民史,著有《死亡的征服:暴力与现代英国的诞生》。
- 荒原:一部文化史《荒原》一书分析研究了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英格兰荒原观念的变化史。作者维多利亚·迪·帕尔玛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副教授,本书出版后荣获了多种奖项,包括美国十八世纪研究学会设立的路易斯·戈特沙克奖,该奖项明确规定旨在奖励相关领域的杰出作品,获得此奖充分证明了《荒原》一书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在本书中,维多利亚·迪·帕尔玛采取了“反风景如画”的态度,对传统上令人恐惧和蔑视的荒原风景进行了描述。她认为,18世纪英格兰的信仰、技术、制度和个人的融合导致了一种有关“厌恶”的文化态度的形成,该文化态度直至今日依然在塑造着我们评估景观的方式。 本书包含的大量插图最早可追溯至17世纪,涵盖了景观研究、艺术和建筑史、地理、历史和科学技术史等多个不同的领域。通过这些材料,作者为我们展示了将沼泽、山脉和森林视作“敌对领土”的概念,她认为这些荒原不是出于任何基本的物理特征,而是由它们所激发的厌恶反应而被归纳在一起的。 维多利亚·迪·帕尔玛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副教授。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莱斯大学艺术史系,并在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教授过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生课程。其研究主要关注现代欧洲的建筑史和相关理论、早期现代对土地的利用,以及当代景观理论和设计。主要著作包括《荒原:一部文化史》《亲密的大都市:现代城市中的都市主题》等。
- 盎格鲁—撒克逊人一千六百年前,不列颠脱离罗马帝国,原本的文明迅速湮灭。城镇被人遗弃,社会陷入混乱。此时,一个新的人种进入这个废墟世界,他们是罗马帝国北部边界以外的人,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入侵者进入了这个充满暴力的世界,并逐步使自己成为新的主人,建立起新的文明。 本书利用大量原始证据,区分了真实与传说,追溯了这段动荡的历史,展示了这片士地上的早期统治者是如何为了荣耀和权力相互斗争,又几乎被维京人毁灭的;描绘了城镇和贸易的复兴,以及影响至今的制度和习俗的起源。从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新的社会、文化和统一国家的诞生历程。 马克·莫里斯(Marc Morris),英国历史学者、作家,英国皇家历史学会成员,毕业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与牛津大学,主要研究中世纪历史,曾在牛津等多所大学任教,也是历史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其他作品有:《爱德华一世》《约翰王》《诺曼征服》《城堡的故事》等。
- 我灵魂里的女性🔥“我度过的每一段岁月,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有话要说。” 与马尔克斯并列、当代西语文学读者最多的第一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耄耋之年大胆探索女性地位、育儿、衰老、爱情—— 🟠她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她遭遇的一切在她心中撒下了叛逆的种子 🟠爱女去世时年仅29岁,她以女儿的名义成立基金会,为全世界的女性和女孩赋权 🟠她痛斥父权社会下的性别暴力,用文字向生命中“那些可爱而伟大的女性”致敬 🟠她坚持写作,奋力生活,近80岁高龄依然相信爱、平等与自由 🟠她趣谈衰老的不便与新知,追忆三段充满激情的婚姻,“谁知道会不会有第四次呢?” 伊莎贝尔·阿连德,一位“自由生活、勇敢去爱”的可爱老太太,慢悟毕生,用《我灵魂里的女性》向女孩们敞开心扉:女孩可以活成任何样子,只要那是你的选择。 🔥全球热销千万册,拥有最多读者的西语女作家 一位“自由生活、勇敢去爱”可爱老太太的毕生慢悟 🟠“变老是什么缺陷吗?”谈晚年:如今,正是我这漫长一生中的黄金岁月。 🟠“七十几岁的我面对合适的男人,再次有了心动的感觉。”谈爱情:激情,到底是什么呢? 🟠“针对女性,有一场未被宣布、却早已开始的战争。”谈女权主义道路:我们想要怎样的世界? 🔥“我感觉胸口有一团火。生活对女人而言过于艰辛。” 从巨大的愤怒和不公正感起步,写就一本关于生活、爱与勇气之书 🟠这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回忆录,话题涉及父权制、厌女症、容貌焦虑、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婚恋自由、生育自由、世界不同地区女性受虐待和强暴的事实、家庭与工作难以平衡的矛盾、对性的理解的演变…… 🟠女性身处的环境正逐步好起来,对生活依然需要抱有明确无误的热情。阿连德希望这本书“与我的女儿和孙女一起点燃火炬。她们将不得不为我们而活,就像我们为母亲而活一样,继续完成仍有待完成的工作。” “上幼儿园的我,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女性主义者。” 目睹被父亲遗弃的母亲在没有工作、被人“指指点点”的情况下独自抚育三个年幼的孩子,阿连德决心为母亲无法拥有的生活而战。 临近八十岁高龄的她,将毕生经历与思索抒写成册,追忆三段充满激情的婚姻,趣谈衰老的不便与新知,痛斥父权社会下的性别暴力,以此向生命中“那些可爱而伟大的女性”致敬:挑战社会规则的母亲,凝聚叛逆精神的年轻艺术家,遭受暴力却保持尊严和勇气的无名女性…… 是什么滋养了所有女性的灵魂?感到安全,受到重视,性别平等,掌控自己的身体和生活,最重要的是:勇敢地爱与被爱。 伊莎贝尔·阿连德(1942— ) 她出身智利的名门世家,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是她的叔叔。 她在一个奇妙的大家庭长大,亲人为她提供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切素材。 1973年,智利发生流血政变,她踏上流亡之路。 1981年,99岁的外祖父弥留之际,她写给他一封长信,这就是《幽灵之家》。 2010年,获智利国家文学奖。
- 非必要阅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斯卡专栏文章初次结集 辛波斯卡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 她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 🔺辛波斯卡私藏书单+阅读指南:从阅读中捡拾智慧,以阅读回答生活 辛波斯卡曾说过:“我是个落伍者,觉得阅读是人类迄今发明的zui光荣的消遣。” 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 她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中文世界初次引进,诗人黄灿然潜心移译 波兰诗人辛波斯卡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著称,同时她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她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这里收集的散文绝不平凡,与她最好的诗歌不相上下。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它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维斯瓦娃·辛波斯卡(Wisława Szymborska,1923—2012)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五岁开始创作儿童诗。她的诗作结构精巧,用字精炼,浅显易懂,平易近人。她擅长以幽默、睿智、机敏的语言描写严肃的主题,如战争、死亡,从日常生活中捡拾诗意,汲取喜悦,以小博大,举重若轻,以诗歌回答生活,被公认为当代zui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之美誉。 黄灿然 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我的灵魂》《奇迹集》《发现集》等。译有《卡瓦菲斯诗集》、《巴列霍诗选》、苏珊·桑塔格《论摄影》、布罗茨基《小于一》等;近期译著有《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希尼三十年文选》、希尼《开垦地:诗选》、《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等;zui新译著为《站在人这边——米沃什五十年文选》《火——鲁米抒情诗》。2011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2018年获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首届“年度致敬”奖。现居深圳洞背村。
- 克拉克森的农场3:我的猪会飞献给所有想离开工位去种地的有梦青年 2018年,年过花甲的百万富翁、“农盲”克拉克森决定跨界种地,经营6070亩的农场,辛苦一年却只赚了144英镑。这是他的第三年,农活水平提升有限,“好点子”(馊主意)却层出不穷。他受够了总在“越狱”找死的绵羊,新买了30只山羊;决定饲养一种比熊猫还珍稀的土猪,但没想到还要给“宫斗”的母猪当和事佬;得意洋洋地计划把地里现成的荨麻做成汤变现,但算出来的保本价就已经高出天际…… 虽然啥都不懂的他可以用“钞能力”雇人干活,但还是要委屈巴巴地忍受骨干员工/暴躁青年卡莱布的嫌弃。农场经纪人“开心查理”却在偷笑,因为每个“好点子”背后都有烦琐的程序要走,而他是按小时计薪的。就连一向不干农活只管农场商店的莉萨,也在开叉车、装围栏方面秒杀他…… 克拉克森幽默风趣地记录下烦恼不断却又乐趣满满的农场生活,让人大笑,也让人明白为何“农场上糟糕的一天,也胜过办公室里挺好的一天”。 作者: 杰里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生于1960年,英国媒体人、作家。他每周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太阳报》等数家报纸、杂志撰写专栏,但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BBC2台电视节目Top Gear的主持人。他主持风格幽默风趣,经常语出惊人。2008年,他买下一个6070亩的农场,雇用当地人经营。2018年,他雇用的人退休之后,他突发奇想,亲自去经营农场。这个过程由亚马逊公司拍摄成了纪录片,备受好评,第一季于2021年播出,第二季于2023年播出,第三季于2024年播出。 译者: 胡佑铭、邓颖思,知名翻译组“我自己的工作间”成员。该翻译组长期致力于杰里米·克拉克森的文章及节目的翻译。
- 疯狂与深情:艾伦·里克曼日记艾伦·里克曼私人日记,一位英伦绅士坦诚且真挚的人生絮语。 从1995年直到生命的尽头,深情记录生活中的内心独白。 奥斯卡影后艾玛·汤普森倾情作序。 收录精美插图,呈现艾伦日记手稿、生活点滴与银幕风采。 从《虎胆龙威》中令人畏惧胆寒的汉斯·格鲁博到《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永远的斯内普教授;从《理智与情感》中专一、坚决的布兰登上校,到《魔僧》中疯狂诡谲的拉斯普京;艾伦·里克曼用多变的角色展现了他作为世界级演员的超凡魅力。 在大银幕上,他出色的演技、深沉磁性的声音以及他赋予每个角色的丰富灵魂,在世界影史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录。在大银幕外,艾伦有着日夜颠倒的紧凑行程,但他从未让这些繁忙抹去对生活的真诚与激情。 艾伦的这本私人日记详细记录下了他生命中或寻常或非凡的点点滴滴。我们将跟随他犀利而不失风趣的文字进入他的生活,和他的家人、朋友一起在全球各地旅行,潜入电影和戏剧的台前幕后。尤其珍贵的是,本书收录了他罹患癌症后,对人生最后时光的记录——从1993年到2016年去世,这些日记为艾伦的公共和私人生活提供了独特的见解。阅读这些日记,就像听艾伦在身边倾诉和聊天。 艾伦·里克曼(Alan Rickman),英国著名演员和导演,1946年生于伦敦。以其深沉、独特的嗓音和出色的演技而闻名,曾获艾美奖、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在影视剧中,他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包括《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斯内普教授、《虎胆龙威》中的汉斯·格鲁博,以及《理智与情感》中的布兰登上校等等。他在戏剧舞台上也有着辉煌的成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表演艺术家。里克曼凭借其多变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与尊敬。2016年1月14日,艾伦·里克曼因癌症逝世,享年69岁。
- 突破:我的科学人生从小镇寒门到诺奖殿堂,从冷眼受尽到世界瞩目,从屡战屡败到愈挫愈勇 坦诚回顾永不言弃的科研之路,真挚讲述苦尽甘来的六十载人生 卡塔林·考里科,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改写历史的mRNA疫苗技术的奠基人,来自小镇寒门、坐过四十年冷板凳的科学苦行僧,全世界最伟大的生物化学家之一。 在这部自传中,考里科坦诚、风趣、真挚,将她坚忍不拔的奋斗人生娓娓道来。她是匈牙利小镇上一个屠夫的女儿,在没有自来水、电力不足的土屋中长大,因对自然深感兴趣而立志成为科学家,这个志向指引她考入匈牙利最好的大学,进入最好的研究所,在得不到研究经费时移居至美国,在那里继续追逐她的梦想:用创新的mRNA技术,重塑医学的未来。 然而,外界始终不看好考里科的mRNA研究。被解雇、驱赶、降职,被期刊拒稿,被同事嘲讽,无经费、无前途,困境与失败成为考里科数十年里的人生基调。但考里科永不言弃,哪怕只剩下一间狭小、没有窗户、蟑螂出没的地下实验室,她也要继续战斗,因为她坚信自己的研究将改变世界,拯救生命。 四十年苦战之后,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mRNA疫苗的成功,向全世界证明了考里科的伟大成就,而诺贝尔奖的颁布将她的名字永久印刻在了人类科学史上。 在这部自传中,卡塔林·考里科用朴实的语言讲述她的成长、家庭、科研道路,讲述她如何克服困境、突破自我,讲述她的信念和力量源泉,也鼓舞所有和她一样怀抱梦想的人,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卡塔林·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塞格德大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兼任教授。生物化学家,专攻RNA介导机制。2023年,凭借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考里科与德鲁·韦斯曼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考里科于1982年获得匈牙利塞格德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匈牙利生物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1989年任职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并从1997年开始与韦斯曼合作。 因为在生物化学领域做出具有全球意义的贡献,考里科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兰西科学院外籍院士,获得一百多个国际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时代》周刊2021年度英雄、匈牙利圣斯蒂芬勋章,并获得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特拉维夫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译者: 李敬,1986年就读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获微生物和免疫学博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肿瘤遗传博士后研究之后,一直在制药界致力于小分子药物研发,参与并领导了多个小分子新药研发项目,领域涉及肿瘤、炎症、自身免疫、代谢和遗传性疾病。在《科学》《自然遗传》《肿瘤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五十多篇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 梁贵柏,新药研发一线科学家、科普作家。1992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学位。在康奈尔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于1994年加入默沙东新药研究院药物化学部,任职高级研究员。参与和领导了多个不同阶段的新药研发项目,在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设计、优化以及临床药物的推荐、合成等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 梁贵柏长期致力于中美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中国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新药的故事”系列三册入选2023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两次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
- 前往世界彼端的旅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卫·爱登堡与摄影师远赴太平洋岛屿、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北领地,拍摄沿途见到的野生动物及风土人情。 从人迹罕至的空旷山野到洋溢着生命力的跳塔仪式,从光彩夺目的极乐鸟到迷人的马岛猬,在本书中,爱登堡用诙谐灵动的笔法,描述了纯真质朴的地理风貌、万物生灵、古老风俗和自然法则,并以博物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双重视角,思考原住民具有可持续性的生存方式。 爱登堡用这本书和毕生的工作,阐释了他是如何记录地球生命,记录世界上那些美好而亟待保护的事物。他带领着我们,在野性和文明的一次次碰撞中,感受人与自然迸发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大卫·爱登堡(David Attenborough),英国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主持人、博物学家和旅行家,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他就读于剑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1952年加入英国广播公司,1954年开始制作具有开创性的电视节目《动物园探奇》。在长达七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策划、解说了《生命的进化》《飞禽传》《地球脉动》《我们的星球》等多部经典的自然纪录片,向观众呈现了地球生命的几乎每一个方面,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认识自然的方式。爱登堡于1985年被授予爵士称号,2005年获得英国皇室功绩勋章。
- 一位年轻博物学家的探险20世纪50年代,年轻的大卫·爱登堡争取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与伦敦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前往世界各地,以实地拍摄的新颖方式向电视观众介绍珍稀野生动物。 在这部生动而风趣的博物游记中,爱登堡回顾了当年如史诗般曲折动人的探险之旅:他和同伴在圭亚那雨林深处观摩古老的岩画,登上当时还鲜为人知的科莫多岛,近距离拍摄地球上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又横穿巴拉圭的月下荒原,追踪神秘的大犰狳……通过专业化的纪录片,他们将原属于精英阶层的博物探险带进大众视野,从此改变了人类了解自然的方式。 这部历久弥新的作品,标志着爱登堡七十年荒野生涯的起点。他凭借令人信服的专业背景、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力和深厚的叙事功力,唤起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的深厚敬意。 大卫·爱登堡,英国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主持人、博物学家和旅行家,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他就读于剑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1952年加入英国广播公司,1954年开始制作具有开创性的电视节目《动物园探奇》。在长达七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策划、解说了《生命的进化》《飞禽传》《地球脉动》《我们的星球》等多部经典的自然纪录片,向观众呈现了地球生命的几乎每一个方面,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认识自然的方式。爱登堡于1985年被授予爵士称号,2005年获得英国皇室功绩勋章。
- 克拉克森的农场:我的牛又不见了⭐豆瓣10万+人打出9.6高分,B站700万+人点击的“电子榨菜”。 《克拉克森的农场》系列纪录片两季都在豆瓣斩获9.6的高分,横扫B站,成为无数人的“电子榨菜”。克拉克森被粉丝们昵称为“大猩猩”。书中的他更加幽默风趣、大胆辛辣,也揭露了镜头之外他个人生活的更多细节,“大猩猩”的粉丝们绝不能错过! ⭐逗笑无数读者的现代“陶渊明”,治愈都市心灵的英式“种田文”。 一个脾气爆、没耐心、不懂农业的植物杀手,执意跨界经营569个足球场那样大的农场,结果油菜被跳甲吃了,大麦被杂草毁了,自制辣椒酱赔本了,想开个餐馆也被否决了……鸡飞狗跳的一年下来,也许克拉克森做得最成功的事情就是让无数读者爆笑不止。 ⭐戳破都市人的田园梦,展现真实的农民生活。 克拉克森对农场生活一年的记录,让人大笑,也让人深思。他以亲身经验打碎田园风情滤镜,诚实展现农业的辛苦、农民的艰难:肆虐的害虫、涨价的化肥、取消的补贴、疯长的杂草、添堵的官僚主义……“我领悟最为深刻的,是务农的辛苦令人难以置信,且收入并不怎么高。” 知名主持人、“毒舌”专栏作家、农业门外汉,决定在花甲之年亲自经营6070亩的农场。结果辛苦一年,最后只赚了144英镑。这是克拉克森的第二年。他的“好主意”依旧源源不断,农场上又多了新的作物、动物和“商业宏图”。 然而,谁能想到装载运粮拖车比开武装直升机还难?牛比赛车更危险?把旧产羔棚改造成餐馆还不如获得核电站的规划许可简单?…… 尽管被折腾得焦头烂额、怨气冲天,还常常被农场工人卡莱布和农场经纪人查理嫌弃,但克拉克森还是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杰里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 生于1960年,英国媒体人、作家。他每周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太阳报》等数家报纸、杂志撰写专栏,但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BBC 2台电视节目Top Gear的主持人。他主持风格幽默风趣,经常语出惊人。2008年,他买下一个6070亩的农场,雇用当地人经营。2018年,他雇用的人退休之后,他突发奇想,亲自去经营农场。这个过程由亚马逊公司拍摄成了纪录片,备受好评,第一季于2021年播出,第二季于2023年播出,第三季于2024年播出。 吴超 毕业于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英美语言文学系,专职从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代表译作有《克拉克森的农场》、《灿若黎明》、《为奴十二年》和“知更鸟女孩”系列等。
- 有人将至:约恩·福瑟戏剧选(全9册)“我坐下、倾听,我书写听到的一切。” 声音,是打开“福瑟宇宙”的锁钥。大海,雨,或暗流潜动或静水流深的内心,回环往复与变奏的话语,或长或短的静场,一切循声而建,又应声流转。 九个故事,九段平行的人生。地铁里日复一日卖唱的吉他男,秋日教堂墓园里偶遇的“男人”与“女人”,远离城市、不期望有人将至的“他”与“她”,一个夏日里出海未归的丈夫与饱受记忆纠缠的妻子……一个个无名之人,鲜有性格或背景提示,只有寥寥几笔的速写,我们在想象中描摹他们的面容,倾听他们此生的经历。我们发现,“福瑟宇宙”中上演的故事,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人生,甚至包括我们自己。 无所依凭的孤独,无法交流的挫败,无可挽回的心之所爱的丧失……生命的喜怒哀乐全然浓缩于福瑟蕴含着巨大情感张力的洗练语言中,字里行间是他对所有在时间荒原上相遇的我们所怀有的无限悲悯之情。 约恩·福瑟(Jon Fosse),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北欧地区最重要的在世作家之一,挪威国宝级作家、戏剧家、诗人,被誉为“新易卜生”“新品特”“21世纪的贝克特”。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一位用新挪威语(Nynorsk)写作的获奖者,也是当代欧美剧坛最负盛名、作品被搬演次数最多的在世剧作家。 1983年,福瑟以小说处女作《红,黑》出道,四十年来主要作品包括戏剧《而我们将永不分离》《有人将至》《吉他男》《一个夏日》《秋之梦》《死亡变奏曲》和《我是风》等,小说代表作“七部曲”(《别的名字:七部曲I-II》《我是另一个:七部曲III-V》《新的名字:七部曲VI-VII》)、“三部曲”(《醒来》《奥拉夫的梦》和《疲倦》)、《晨与夜》等。 译者:邹鲁路,上海戏剧学院教师,戏剧研究者,译者。多部戏剧,电影翻译作品已发表或在国内外演出,多次担任当代欧美剧坛名剧在中国首演的戏剧构作及翻译。她是中国戏剧界第一个对福瑟作品进行译介与研究的学者。
- 寻找库珀的声音库珀,一个来自星星的男孩,孤独、脆弱、美丽、珍贵,熠熠发光 凯特,一位善良而坚忍的母亲,为无数个自闭症家庭点亮希望的明灯 亚马逊编辑之选—最佳非虚构作品,2500+五星好评! 跟随超人气博主凯特,一起踏上寻找爱与幸福的旅程吧! 面对困境,不要畏惧,耐心、坚持、理解、互助,我们终会找到解决难题的答案 这是一部自闭症儿童的妈妈写下的动人自白。多年来,凯特·斯温森通过她广受欢迎的博客《寻找库珀的声音》,为成千上万世界各地的自闭症儿童的父母提供了希望和安慰。当斯温森的儿子库珀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自闭症时,她感受到了强烈的挫折感和疲惫感。然而,作为母亲,她拒绝放弃,坚忍不拔,将最大的爱给予孩子,陪伴他成长。同时,她还积极和其他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走到一起,经历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这本凝结着泪与爱的作品中,斯温森以真诚和饱含同理心的文字分享了她鼓舞人心的人生旅程,成为其他走在这条路上的人的精神支柱。 凯特·斯温森(Kate Swenson),社会活动家、公益策划人,超人气博客“寻找库珀的声音”博主。她策划、组织和参与各类关于自闭症、育儿和家庭的论坛和工作坊,是《今日父母》《今日秀》《爱是什么》等节目的顾问和作家。她努力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青少年及其家庭创造更安全和友好的空间,让他们聚集在一起,欢笑、哭泣,相互支持。
- 生死结鲁迅文学奖得主尹学芸中篇小说集,聚焦女性生命体验 底层女性的生死场,中年“娜拉”的荣辱录 她们用被损害的生命,在灰暗中擎出温柔火焰 这是一群执拗的女性: 有“小郭兰英”之称的曹翠芬在单位被排挤却始终不肯低头,母女相依为命,在一场场无妄之灾中艰难前行; 李伟平的父母、妹妹皆死于非命,她肩负着从冥婚中解救妹妹的重担,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开始了漫长的争夺; 人到中年的安慧经历过两次出走,第一次离开了丈夫,第二次,她脱离了母亲的掌控。除了跟她有着三十年友谊的“我”和乔,谁都无法理解她的选择…… 鲁迅文学奖得主尹学芸,以《生死结》为献礼,摹写普通女性艰难而悲壮的人生抉择,赞咏她们在被损害的人生中迸发出的生命力。 尹学芸,天津市蓟州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获首届梁斌文学奖、孙犁散文奖、林语堂文学奖、《北京文学》优秀作品奖、《当代》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和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 宋史三部曲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 夏坚勇 深耕宋史十余载大成之作 读历史归根结底是读人性 “夏坚勇懂人性,帝王君臣都是人,懂人性自然也会懂帝王。不过是将心比心,贴近各人心理罢了。” ▲《绍兴十二年》“宋史三部曲”第一部:深度回望绍兴十二年靖康之耻、宋金和议、岳飞被杀、“中兴盛世”的时代风云 ▲《庆历四年秋》“宋史三部曲”第二部:从庆历新政入手,拨开北宋兴衰转折之迷雾,再现士人精神湮没的辉煌 ▲《东京梦寻录》最新长篇历史散文,“宋史三部曲”收官之作:东封、西祀、南谒,揭露北宋真宗朝“一国君臣如病狂然”的隐秘真相 “宋史三部曲”包括《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东京梦寻录》三种。分别以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北宋真宗大宋祥符元年这三个深具代表性的历史时段作为叙事节点,从岳飞被杀、庆历新政、宋真宗东封三个富有意味的历史事件入手,进入历史横切面,阐微发幽,抽丝剥茧。 作品叙事时间横跨两宋,举凡风俗、物价、科举、艺文、官制、改革、茶政、马政、度牒、驿传、地理、气候、天象、产业、外贸、宗室、外戚、官员,巨细靡遗,从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与君臣制衡,到勾栏瓦肆引车卖浆的百态世情,生动反映两宋时代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生活,堪称文字版“清明上河图”。 夏坚勇深耕宋史十余载,他“在自然、历史和人生的大坐标上寻找新的审美对象,也寻找张扬个体灵魂、反思民族精神的全新领地”,宋高宗、宋仁宗、宋真宗、宋太宗、宋徽宗等等,帝王君臣都是人,懂人性自然也就懂帝王,他深刻揭示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逻辑,深入发掘事件背后人性幽微与共通之处,读懂人性的亘古如斯。 夏坚勇 生于1950年。散文家,剧作家。现居江阴。深耕宋史十余载。 著有小说《吹皱一池春水》,系列文化散文《湮没的辉煌》、长篇散文《大运河传》、话剧《金粉残阳》,“宋史三部曲”(《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东京梦寻录》)等。 1996年,他的文化大散文《湮没的辉煌》与余秋雨《文化苦旅》并称为文化散文之翘楚。 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奖项。 其散文创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现代意识见长,是国内文化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 星座的故事:起源与神话作为人类在天空中幻想出的形象,星座表达了古人在黑暗混沌中创立秩序的渴望,也滋养了后世无数动人的文学艺术作品。 本书详细介绍了全天88个星座和24个被废弃星座的故事与历史,呈现出一幅以科学精神与浪漫想象织就的灿烂星空图景。作者伊恩·里德帕思带领我们徜徉于天文学、文学典故、古老星图和词语构筑的迷宫,钩沉有关星辰的点点滴滴,将每一个星座的划分、命名、相关神话和沿革过程娓娓道来。 本书收录了107幅珍贵的古典星图,还特别增补阿拉伯及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内容,展示了不同文明在星空中投射的独特社会文化结构。 伊恩·里德帕思(Ian Ridpath),英国作家、编辑,天文学和太空领域专家。他为业余天文学家撰写了《恒星与行星》《恒星》《每月天空指南》等一系列标准观测指南,并编辑了经典天文学图书《牛津天文学词典》《诺顿星图手册》。由于里德帕思为公众理解和欣赏天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获得了太平洋天文学会颁发的克伦普克-罗伯茨奖。里德帕思是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会员,也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成员。他的兴趣主要是收集古老的天文学书籍,尤其是星图。
- 关于非洲的八堂课◎ 勒诺多奖得主、布克文学奖评委,被誉为“非洲的塞缪尔·贝克特”的阿兰·马邦库全新力作。 ◎ 在多个艺术领域自由穿梭,在多元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语境中认识一个“流动的非洲”。 ◎ 一部勾连个人记忆与集体历史的后殖民主体的“真诚史”,揭示法语作品不止法国一个中心。 ◎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成富教授导读推荐。 本书由著名作家阿兰·马邦库在法兰西公学院的讲稿整理而成,涉及非洲的文学写作、文化甚至政治视野等多个方面。“黑人性”并不仅仅是黑人之间的事,更是一种重新思考黑人人文主义精神的方式。从黑暗走向光明,非洲经历了漫长的斗争,这八堂课表达了作者对非洲文化与全球文化和平相处的强烈渴望。本书也是一份综合性指南,让我们摆脱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其他误解,摆脱西方殖民话语转述,重新认识真正的非洲。 阿兰·马邦库(Alain Mabanckou) 法语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现居美国洛杉矶,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于2021年荣获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国际作家终身荣誉奖;被誉为“非洲的塞缪尔•贝克特”。其作品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非洲文化的深入探讨而著称,两度入围布克国际奖,并赢得黑非洲文学大奖、勒诺多文学奖等多项殊荣。代表作有《打碎的玻璃杯》(2005)、《豪猪回忆录》(2006)、自传体小说《明天,我二十岁》(2010)等。
- 大西洋的跨越:进步时代的社会政治《大西洋的跨越》着眼于大西洋两岸在社会政策方面的相互联系、交流和竞争,讲述在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如何努力弥补过度放任的资本主义带来的破坏。从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到1942年伦敦《贝弗里奇报告》,从两次世界大战到罗斯福新政,史料丰富翔实,生动记录了各种关系民生的社会政策尝试,包括社会保险、城市规划、市政服务、乡村教育和住房改革等方面。视野不仅跨越大西洋,而且涉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始终把握国家间交流互动的脉络,打破了思想上固有边界的限制。 丹尼尔·T.罗杰斯(Daniel T.Rodgers),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美国文化和思想史、比较和跨国界视野中的美国历史等。《大西洋的跨越:进步时代的社会政治》(1998)曾获美国历史协会的比尔奖、美国历史学家组织的霍利奖。他的著作还包括《1850—1920年美国工业时代的职业道德》(1978)、《受到挑战的真理:独立以来的美国政治关键词》(1987)、《断裂的时代》(2011)、《山巅之城: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世俗布道》(2018)等。
- 重启世界:ChatGPT之父山姆·奥特曼传奥特曼又一次改变了世界,不过这一次,他来自地球。随着聊天机器人ChatGPT、文生图模型DALL-E、文生视频模型Sora的火热推出,山姆·奥特曼带领着OpenAI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从辍学少年到《时代周刊》年度CEO、全球人工智能领袖、AI时代的“奥本海默”,山姆·奥特曼是如何一步一步改变世界的呢? 本书对奥特曼人生不同阶段进行了深度挖掘,从其童年性格的养成,到其辍学斯坦福并创立社交软件Loopt,再到28岁成为硅谷最大创业孵化器公司YC的总裁,打造Airbnb等创业公司,最后到其创立并担任OpenAI的CEO,在压力与挑战中绝处逢生,创造出影响人类未来的产品ChatGPT。 此外,书中还穿插了山姆·奥特曼对当下人生以及人类未来的思考和感悟,并且记录了奥特曼和马斯克分道扬镳、OpenAI“宫斗大剧”等戏剧性内容,为读者还原一个冷酷科技感背后真实而有温度的奥特曼。 苏自由,前广告人,新媒体创作者,长期追踪TMT行业一切有趣的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