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句号发布的作品26

  • 关于爱短篇

    三个句号
    一个身患重病的200多斤初中男生,至死未说出口的爱情。
  • 离别曲短篇

    三个句号
    “我也知道了有很多事是无力改变的,我要忘了它们。”
  • 短章短篇

    三个句号
    2013~2019年所写一些诗歌的集合。 包括《风之曲》、《解散》、《第二十二条军规》、《小夜曲》、《残缺的石柱》、《航》。另外有两组组诗:《节庆组曲》和《指令集合》。
  • 野火烧不尽短篇

    三个句号
    一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次声情并茂的吟诵,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一名问题少年的人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书写短篇

    三个句号
    如果一个作家死去,书写是否能延续……“我相信,记忆能战胜死亡。”
  • 无人知晓
    青春 · 城市生活 · 人间失格 · 颓废派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者自述:每一个人都是无人理解的人。因为人是孤独的,世界上永远没有感同身受。 但人们永远在期望着被理解,被看见,祈祷着不要落入“无人知晓”的绝境。 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安慰到所有在艰难人生里“无人知晓”的平凡的人,如我,如夏明灯。 这不是一种人生,而是所有人的人生。
  • 棉田书简短篇

    三个句号
    少女未完成的心愿就是去棉田给即将远行的恩师摘一朵棉花作告别礼物,被阻止后知道了离别是什么。三十年后变性的少女成了一个精神病理学者,回忆青春写下了这个未完成的故事。七十年后,功成名就的老科学家决定实现年轻时未了的夙愿,永远留在了青春中……一朵棉花、一次旅行、一个渴望之物。
  • 信
    连载
     · 青春
    9 人加入书架
  • 何以为言
    心理学 · 软科幻 · 人类学 · 语言学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者自述:《何以为言》是我继处女作《太阳黑子》之后,回归科幻的作品。《太阳黑子》的争议性让我重新思考了一年什么是科幻,什么又是小说,什么是科幻小说应该要有的品格,甚至是纯粹技术层面的什么是创新。然后,我目前的研究领域,也就是文艺学,究竟又会给科幻带来什么。这些思考,造就了《何以为言》。 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在专栏写作。 有一个设定和《球状闪电》一样,就是结尾的量子态人类这个梗。还有大脑连接“思维同步”,这个是脱胎于王晋康的一个短篇,具体是什么记不清了。我不知道这能算是借鉴还是一种有前人基础的创…展开
    作者自述:

    《何以为言》是我继处女作《太阳黑子》之后,回归科幻的作品。《太阳黑子》的争议性让我重新思考了一年什么是科幻,什么又是小说,什么是科幻小说应该要有的品格,甚至是纯粹技术层面的什么是创新。然后,我目前的研究领域,也就是文艺学,究竟又会给科幻带来什么。这些思考,造就了《何以为言》。

    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在专栏写作。

    有一个设定和《球状闪电》一样,就是结尾的量子态人类这个梗。还有大脑连接“思维同步”,这个是脱胎于王晋康的一个短篇,具体是什么记不清了。我不知道这能算是借鉴还是一种有前人基础的创新,还是仅仅是重复,或属于同一类型。比起《太阳黑子》,创新性增强了。

    我希望让大家除了看书,还有所思考。

    接下来的两年,也许会暂时封笔。因为我要准备考研,事情很多。两年之后我又会回归。

    希望回归后越来越好。

  • 触摸古国短篇

    三个句号
    马可波罗究竟到了中国没有?
  • 为所欲为短篇

    三个句号
    对于《水浒传》中武松、武大郎、西门庆和潘金莲故事的改编,大一写作课的旧作业。
  • 镜中短篇

    三个句号
    由诗人张枣的《镜中》改编而成的一个微型五幕舞台剧。从古到今,美总是毁于权力和野蛮。
  • 关于遗忘的叙述练习
    关于遗忘的叙述练习
    先锋实验写作合集
    城市生活 · 实验 · 怪诞 · 先锋小说 · 社会批判 · 叙述创新 · 人性深处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者自述:这部书算是我已经发表的作品里最为晦涩和丰富的一部,其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是最深刻的。我在我的公众号”灿烂的土地“上发表的时候,就已经从用户的留言中感受到了:这部书对于读者的理解力要求很高,读起来偏难。包括我在为书写简介的时候,我都在想:我的天呐,怎么来概括这本书讲了什么呢?很多篇章真正的主题藏在它们奇幻晦涩的情节之下,信息量大到一时间难以说清楚。 所以我老觉得,这本书有很大的可能性被编辑退稿。这种风险是叙事方式的创新造成的。 关于题材的敏感程度,我的朋友也说:你前面的作品文风看着很舒服…展开
    作者自述:

    这部书算是我已经发表的作品里最为晦涩和丰富的一部,其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是最深刻的。我在我的公众号”灿烂的土地“上发表的时候,就已经从用户的留言中感受到了:这部书对于读者的理解力要求很高,读起来偏难。包括我在为书写简介的时候,我都在想:我的天呐,怎么来概括这本书讲了什么呢?很多篇章真正的主题藏在它们奇幻晦涩的情节之下,信息量大到一时间难以说清楚。

    所以我老觉得,这本书有很大的可能性被编辑退稿。这种风险是叙事方式的创新造成的。

    关于题材的敏感程度,我的朋友也说:你前面的作品文风看着很舒服,很容易懂,为什么要换一种如此令人陌生的风格?又为什么要抛弃你很拿手的那些热门题材,去写容易引起争议的社会问题并且予以批判?甚至有年纪长的人批评我:你没有资格对社会说三道四,给别人留下愤青的印象只会显得你不珍惜羽毛。还有人担心我写出这样的作品是不是精神状态不太好,因为我曾经是一个抑郁且狂躁的人,令人担忧。或者是恐惧过于批判性的文字会让我惹上祸端。而且似乎,在这个令人一言难尽的时代,人们喜欢的都是温和治愈的小清新文字。

    其实这些担忧都有道理。我也知道以我现在的各方面条件,可能不能非常安全和完美的完成一场对假恶丑的战斗。

    但是我还是想起了一句话,吴青峰说的,用在这里也很合适:”让我们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

    我相信文学是社会的照妖镜和药石。当我们身处黑暗,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如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 何以为言
     · 心理学 · 软科幻 · 人类学 · 语言学
    142 人加入书架
  • 铭记短篇

    三个句号
    你是一个拥有超强记忆的人,无奈身边的人都无法记住你所记住的事情。你知道他们不了解你的记忆就不了解你,你知道你几乎没有言说你的记忆和内心的余地,你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终于发现原来只有自己才最为了解自己和爱自己。于是你释怀了,开始接纳世间万物的记忆,记住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