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大赛,大奖揭晓!

花絮・感言

非虚构作品应该好看,且让人学习

2014-05-21【专家评委】
周轶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很荣幸邀请到人类学博士、非虚构文学研究者周轶担任专家评委。周轶在对非虚构组作品进行评分时指出:非虚构作品的精髓应该是好看,也让人学习。非常浅显明了地总结出了优秀非虚构作品的特质。)

她为非虚构组的入围作品撰写了非常细致的评语,并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现公布如下,供参考:

《边缘的姿态》
作者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东西——例如婚姻、性、女人之间的“战争”——放入到边缘地带青海来进行描述,这个过程将我们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从而使读者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感受并存的“他”文化。作品文字简练风趣,充满着“生”的蓬勃力量,但作者可以更好地整合材料,用主线将人物串起来,主线可以是围绕着空间(道观),也可以是青海的历史变迁,也可以是宗教或其他。总之,文本里的人物很鲜活,但缺乏关联,显得有些零散。

《半部红楼半世风流》
作者将“一生都在政治的严肃与生活的任性中纠结与周旋”的“黄带子”父亲写得如此饱满,真正是半世风流人物。《半部红楼半世风流》也是长知识的读本,因为它既是写个人家庭,也是写旗人文化;既叙述家庭历史,也勾勒了毛时期的中国大历史。应该说,它承载了“非虚构”作品的精髓:好看,也让人学习。

《病人列传》
作者描写了一群农村的边缘人物,具有对底层的一定关怀,但故事的背后没有更深的思考在支撑,读来虽然有趣,却没有一只无形的文学之手引导读者去冥想故事的奥妙之处。

《房·地·产:写在安家的途中》
中国的快速转型不仅体现在我们肉眼能看到的乡村城市化和房产私有化上,同时也体现在人们面对资本袭来时所做的深邃的、不易察觉的自我转型。作者将这种外在物质世界的巨变和内在心理的转变编织在一起,用诗般跳跃的语言带领我们走过中国的乡村、中国的大都会、以及美国的新英格兰,这些地方在作者的笔下、在资本的逻辑下,是多么的不同,又多么的相同。

《赶花会》
《赶花会》犹如一副上好的国画,几笔就勾勒了一位虽历经人生大起大落却仍澹泊的古琴大家,还留下了大段的留白让读者去想像、唏嘘、缅怀。《赶花会》里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替使用、割裂直线型时间进程的“此时”/“彼时”叙述,都是对传记新写法的摸索和尝试。

《京都第五年》
苏枕书的文字,从内散发出一股极淡极好闻的墨香,让人读来不禁想过下京都缓慢而有趣的生活。

《苜蓿生涯》
苌楚质朴平实地叙述了农村民办教师的生活,纵然文字简单,一颗对乡村教育的奉献之心却不简单。

《纽约倒影》
文字很精致,但圈在了一个私人的内心小圈子里,无法突围出梦幻的呓语。

《少女瘫痪笔记》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励志作品,它不教导人该怎么活,但它告诉人什么是“活着”。虽然,西方当前流行的大理论家都告诉我们,语言的描述远远滞后于身体的敏感体验,但这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没有读过《少女瘫痪笔记》,没有意识到语言和身体有着更微妙的纠缠关系。贰叁肆告诉我们,正是语言使得一具瘫痪的身体不再被囚固在床上,这具身体思考、挣扎、言语、表述。

《实习生的蜕变》
医院本来就是一个发生故事的场域,但伊声能用风趣幽默的文字来记载故事、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反思医患关系,他的文章有社会意义,承载了非虚构作品的文学价值。

《痛经是一本经》
从女性身体的特殊经验——痛经——来认识性别差异,龚攻攻带来的是女性的身体写作和性别识别。然而,这样的题材已有不少人写过,要除旧推新,需要文字外的推敲。

《性别实验》
在缺失家庭性教育的情况下,作者对自己性别的探索就象是一步步努力排除情绪、企图建立起理性推论的实验,又象是一场心酸的、一个人的战争。

《形婚记》
这不是一个关于性别认识的自我探索,而是如何将一个人生中最大的又最无辜的谎言隐瞒下去的实践。这不是一个简单为同性恋权益呐喊的文学故事,而是想呐喊却又唯恐呐喊后伤害其他无辜者的进退两难。在我看来,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平则鸣”,这样的“鸣”提醒我们,关键不是“鸣”的嘴,而是听的耳朵。

《一个70后的“朝花夕拾”》
70年代人对童年的回忆,读来颇有历史感,因为这一代人正好处在中国转型的关口。但若作者能更好地组织语言和文章结构,削弱口语化、碎片化的记录,此文将会更好地突出非虚构作品的文学特质。

《在方镇》
《在方镇》记录的是作为人类学者“在”田野、关于道门的所见所闻,古涉江对医学人类学所关注的文化性的身体及疾病等议题都有所讨论。但民族志的阐述性、分析性语言和普通读物的通俗化、形象化语言之间的差别,未能在作者的文中很好地统一起来。这种语言的转换,在西方非虚构类文学,例如《人体交易》、《The Spirits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里都比较好地进行了探索,这些作品或许可以作为作者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