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与鸭嘴兽

康德与鸭嘴兽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5160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当鸭嘴兽初抵欧洲的时候,没有任何词语可以用来命名这种动物

如今,我们用鸭嘴兽来解释那个连康德都不曾解决的认知论问题

出自我们时代深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手

以轶闻博物讲授哲学的著作

《康德与鸭嘴兽》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有关认知、语言哲学、符号学的哲学论著集,1997年出版,也可以视作其七十年代专著《符号学理论》的补充和延伸。全书按照主题和内容分为六章,从语义学思考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亚里士多德到海德格尔,纷繁杂陈,无所不包;特别的是,埃科从康德与鸭嘴兽的奇妙组合出发,在哲学思考中加入了轶闻趣事作为例证,比如蒙特祖玛二世“指鹿为马”的故事,大天使加百利的传说,鸭嘴兽命名的寻根溯源,海德与杰基尔故事的新版本……读来颇有趣味,使得哲学论述变得平易近人。

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1932-2016)

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

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教授。著有大量小说和随笔作品,如《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布拉格公墓》和《密涅瓦火柴盒》等。

作品目录

  1. 引言
  2. 第一章 论存在
  3. 1.1 指号过程和某物
  4. 1.2 一个牵强的问题
  5. 1.3 为什么有存在
  6. 1.4 我们如何谈论存在
  7. 1.5 亚里士多德存在的无解问题
  8. 1.6 存在的复制
  9. 1.7 诗人的发问
  10. 1.8 一个世界知识的模型
  11. 1.9 关于存在逃脱的可能性
  12. 1.10 存在的抵抗
  13. 1.11 连续体的含义
  14. 1.12 肯定的结论
  15. 第二章 康德、皮尔士和鸭嘴兽
  16. 2.1 马可·波罗和独角兽
  17. 2.2 皮尔士与黑墨水
  18. 2.3 康德、树、石头和马
  19. 2.4 感知判断
  20. 2.5 图式
  21. 2.6 那么这条狗又怎样呢
  22. 2.7 鸭嘴兽
  23. 2.8 重释皮尔士
  24. 2.9 本质
  25. 第三章 认知类型和核心内容
  26. 3.1 从康德到认知主义
  27. 3.2 感知与指号过程
  28. 3.3 蒙特祖马二世和马
  29. 3.4 指号过程的基词
  30. 3.5 经验性实例和文化性实例
  31. 3.6 从类型到代指符或者从代指符到类型
  32. 3.7 CT集群
  33. 第四章 介于词典和百科全书之间的鸭嘴兽
  34. 4.1 山脉和山脉
  35. 4.2 文件和目录
  36. 4.3 野性范畴化
  37. 4.4 不可抹去的属性
  38. 4.5 鸭嘴兽的真实故事
  39. 4.6 订立合同
  40. 4.7 契约和意义
  41. 第五章 关于指称即契约的笔记
  42. 我们能指称所有的猫吗
  43. 指称马
  44. sarkiapone的故事
  45. 有封闭的白盒子吗
  46. 作为电子邮件的神圣心智
  47. 从神圣心智到共同体的意向
  48. 替代物和协商
  49. 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兄弟的奇特情形
  50. 琼斯疯了吗
  51. 南茜想要什么
  52. 是谁死于五月五日
  53. 不可能的客体
  54. 对瓦萨号的识别
  55. 关于亚哈的另一条腿
  56. Ich liebe Dich(我爱你)
  57. 第六章 像似论和次生像似符
  58. 6.1 关于像似论的争论
  59. 6.2 不是一场发生在疯子之间的争论
  60. 6.3 六十年代的论点
  61. 6.4 死胡同
  62. 6.5 相似性和类似性
  63. 6.6 轮廓
  64. 6.7 替代性刺激物
  65. 6.8 回到话语中去
  66. 6.9 观察和绘制土星
  67. 6.10 假体
  68. 6.11 在镜子上有更多
  69. 6.12 镜子链和电视
  70. 6.13 重新审视绘画
  71. 6.14 识别
  72. 6.15 alpha和beta模式:是否一个突变点
  73. 6.16 从感知相似性到概念类似性
  74. 6.17 骑在自行车上的墨西哥人
  75. 参考文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