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与贫困

进步与贫困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该书写于1879年,专门探讨为什么贫困不仅仍然存在,而且实际上似乎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富裕而增加。乔治在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危机中,游历澳大利亚、印度、英国、爱尔兰及国内的纽约、旧金山等地后,深感“物质进步不仅不能解脱贫困,实际上它产生贫困”。

为此他撰写本书,研究至今仍困扰我们的两极分化问题。孙中山推崇此书称“其意以为世界愈文明,人类愈贫困,盖于经济学均分之不当,主张土地公有。”廖仲恺认为,本书中的理论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酵母。

亨利·乔治(Henry George,1839—1897),是美国十九世纪末期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他认为土地占有是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提倡征收单一地价税的主张,曾经在欧美一些国家盛行一时,颇有影响。他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一切其他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正是受其影响而产生。

作品目录

  1. 译者序
  2. 第四版前言
  3. 序言
  4. 第一篇 工资与资本
  5. 第一章 当前流行的工资理论,和它的缺陷
  6. 第二章 部分专业名词的含义
  7. 第三章 工资的由来——出自劳动,而非资本
  8. 第四章 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不是取自于资本
  9. 第五章 资本的真正功能
  10. 第二篇 人口与生存资料
  11. 第一章 马尔萨斯学说——起源与依据
  12. 第二章 基于事实的推论
  13. 第三章 基于类比的推论
  14. 第四章 反驳马尔萨斯学说
  15. 第三篇 分配规律
  16. 第一章 分配规律探讨—规律间的必然联系
  17. 第二章 地租与地租规律
  18. 第三章 利息及利息原由
  19. 第四章 虚假资本和常被误认作利息的利润
  20. 第五章 利息规律
  21. 第六章 工资与工资规律
  22. 第七章 规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性
  23. 第八章 仍需探讨的相关动态学
  24. 第四篇物质进步对财富分配的影响
  25. 第一章当前问题的动力机制尚待探索
  26. 第二章人口增长对财富分配的影响
  27. 第三章工艺改进对财富分配的影响
  28. 第四章物质进步促使期望上升造成的影响
  29. 第五篇解决了的问题
  30. 第一章 工业萧条反复爆发的根本原因
  31. 第二章 财富持续增长中始终存在的贫困
  32. 第六篇补救对策
  33. 第一章 当前补救对策的不足之处
  34. 第二章 真正的补救对策
  35. 第七篇 解决方法的合理性
  36. 第一章 土地私有制的不公正性
  37. 第二章 劳动者受奴役是土地私有制的必然结果
  38. 第三章 关于地主的补偿诉求
  39. 第四章 一窥土地私有制历史
  40. 第五章 美国的土地所有制
  41. 第八篇 解决方法的应用
  42. 第一章 土地私有制无法最大化利用土地
  43. 第二章 如何维护保障对土地的平等权利
  44. 第三章 税收原则检验过的方案
  45. 第四章 赞同与反对
  46. 第九篇 补救措施的效果
  47. 第一章 对财富生产的影响
  48. 第二章 对分配和由此对生产的影响
  49. 第三章 对个人和阶级的影响
  50. 第四章 社会组织与社会生活中的变革
  51. 第十篇 人类进步的规律
  52. 第一章 当前进步理论及其不足
  53. 第二章 文明的差异及其原因
  54. 第三章 人类进步的规律
  55. 第四章 当代文明将如何衰落
  56. 第五章 核心真理
  57. 结束语 个人生存问题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