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市场

国家与市场

明清食盐贸易研究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650 评价豆瓣读书
¥34.80¥34.18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17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中国传统时期产权主体分散,这一背景下的王朝食盐贸易一方面体现出高度的市场依赖,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强烈的行政管控,这可视为理解传统中国经济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书约258千字,纳入《中大史学文丛》,作者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黄国信教授。全书共分为六章,从食盐专卖、国家财政、食盐走私、官盐贸易等角度深入研究明清时期食盐贸易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偏重区域研究视角,重视食盐贸易在王朝财政收入中的意义,考察明清时期市场、社会以及行政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有望帮助学术界理解传统中国经济的特质。

黄国信,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社会经济史,侧重于明清盐业史、商业史、社会史。著有《明清广东“镇”之考释》等。

作品目录

  1. 《中大史学文丛》编辑说明
  2. 第一章 导言:明清食盐贸易研究的市场史与区域史视角
  3. 一 明清盐史研究的市场史视角
  4. 二 区域社会史视角的明清盐史研究
  5. 三 本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结构
  6. 第二章 食盐专卖的市场基础
  7. 一 明代财政体系演变视野下的盐法变革与商业繁荣
  8. 二 清代“新疆”地区盐政制度安排的市场化倾向
  9. 三 清代食盐专卖的市场基础——兼谈数字史料的“文本解读”
  10. 四 本章小结
  11. 第三章 国家财政的临时性收入来源
  12. 一 盐税与王阳明巡抚南赣的军费来源
  13. 二 “川盐济楚”的来龙去脉与财政、政治、市场之间的关系
  14. 第四章 作为市场表达的食盐走私
  15. 一 清代两广盐区私盐贸易的特点与方式
  16. 二 清代湖南南部私盐市场之形成
  17. 三 食盐专卖与盐枭的多重性质
  18. 四 清代雍正到道光初年的盐枭走私
  19. 五 乾嘉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私盐问题
  20. 六 本章小结
  21. 第五章 官盐贸易中的政商关系与制度变迁
  22. 一 弥“盗”、党争与北宋虔州盐政
  23. 二 清代两广盐法的改埠归纲
  24. 三 清代滇粤“铜盐互易”略论
  25. 四 藩王时期两广盐商与盐政运作
  26. 五 本章小结
  27. 第六章 结论:从食盐贸易观照传统中国市场性质
  28. 一 由冷落市场到高度依赖市场的国家市场政策转变
  29. 二 求取课税是明清食盐贸易制度的基本目的
  30. 三 食盐贸易制度安排体现出市场导向的基础性价值
  31. 四 官员个体的利益诉求是食盐贸易制度运行的基本逻辑之一
  32. 五 私盐是市场对王朝食盐贸易制度的表达与反馈
  33. 六 传统中国市场的性质:体现市场导向基础价值的再分配型市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