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

商业认知思维的九大陷阱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8452 评价豆瓣读书
¥34.80¥29.99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17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正如股市上涨,我们会分析出一堆上涨的理由一般,对于一家成功的公司,分析师们也会认为它的管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有凝聚力的、战略是有前瞻性的;而一旦业绩急转直下,当初前瞻性的战略就会变成鲁莽,有凝聚力的文化会被说成一言堂,不然,那些成功的故事,怎么讲得顺口呢?我们总是希望对商业的成功有一些合理的、确定的解释,进而提供一些明确的行为指示,迅速简单,逻辑合理。成功是结果,却常常被当成原因。它也往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持久,大部分情况下,长盛不衰只是事后按结果选择产生的假象。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对商业世界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导致我们误解公司业绩本质的种种认知花招是什么?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教授罗森维通过多年的企业调研和教学指出,实际上,我们的商业思维落入了一系列认知陷阱,包括光环效应、因果联系、单一解释、专注胜者、缜密研究、长盛不衰、绝对业绩、本末倒置、组织物理学。在这些陷阱尤其是光环效应的作用下,大部分关于商业的理解都受各种假象左右,降低了我们清醒思考的能力,导致我们产生各种逻辑上的错误或者判断的偏差,从而影响我们对战略、领导、员工、文化等方面的看法,使我们看不见影响一个公司业绩的真正因素。在书中,罗森维以思科、IBM等诸多优秀企业为例,向读者展示了光环效应是如何扩散的,从而让我们对决定企业成败因素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罗森维(Phil Rosenzweig),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战略及国际管理教授,长江商学院双学位EMBA项目联合主管。加州大学经济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沃顿商学院博士。拥有30多年的商业和学术经验,专业领域包括战略制定、企业绩效和跨国企业组织设计、行业分析和竞争,曾在惠普任职7年,在哈佛商学院执教6年,并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都开设了相关管理课程,在《战略管理》《国际商业研究》《管理科学》等杂志发表多篇关于跨国公司管理的文章。曾为微软、戴姆勒-奔驰、喜力、雷诺、雅高、迪拜铝业、沃达丰、MTN等知名企业提供顾问服务。

作品目录

  1. 评论
  2. 自序
  3. 前言
  4. 1 我们知之甚少
  5. “漂移”的WH Smith和“扩张”的诺基亚
  6. 商业问题的根源
  7. 科学与商业研究
  8. 科学、伪科学和椰壳耳机
  9. 2 思科传奇
  10. 从前,在硅谷……
  11. 解读思科成就
  12. 巨浪中的思科
  13. 《财富》倒戈
  14. 思科的春天
  15. 3 ABB的跌宕沉浮
  16. 解读ABB成就
  17. 奥林匹斯山上的ABB
  18. 脱轨:1997年后的ABB
  19. ABB漫游镜中世界
  20. 4 我们身边的光环
  21. 商业世界中的光环
  22. 员工身上的光环
  23. 领导者身上的光环
  24. 调查中的光环
  25. 假象一:光环效应
  26. 5 实现自我营救的研究
  27. 顾客导向中的光环
  28. 企业文化中的光环
  29. 假象二:因果关系
  30. 假象三:单一解释
  31. 6 欲寻星光,却得光环
  32. 美国优秀公司的八大原则——摘自《追求卓越》
  33. 《追求卓越》外一篇
  34. 假象四:专注胜者
  35. 寻找企业的“黄金国”
  36. “持久成功的永恒法则”
  37. 基业长青?言之过早!
  38. 假象五:缜密研究
  39. 假象六:长盛不衰
  40. 7 堆积如山的假象
  41. 假象七:绝对业绩
  42. 《从优秀到卓越》的巨大假象
  43. 假象八:本末倒置
  44. 假象九:组织物理学
  45. 8 故事还是科学?
  46. 轰动接连而至
  47. 好科学还是坏故事?
  48. 令人满意的故事还是暗藏凶险的假象?
  49. 乐高归来
  50. 9 再探商业问题之源
  51. 极具风险的战略抉择
  52. 执行过程的不稳定性
  53. 10 摆脱光环
  54. 罗伯特·鲁宾与概率管理
  55. 安迪·格鲁夫和新科技赌博
  56. 审视罗技
  57. 结语
  58. 11 贪婪与经济大衰退
  59. 会发光的不是贪婪
  60. 丰田之贪婪
  61. 在“深水地平线”上
  62. 从贪婪到自负
  63. 12 回到当前
  64. 苹果公司,光环耀眼
  65. 回到正题
  66. 附录
  67. 致谢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