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254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作者亲身参与其中,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经历了改革多方面的进展。本书是作者从自己的视角,对过去40年的改革历程所做的总体回顾。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国走上改革之路的原因、过程、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

王小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曾出版图书《灰色收入与发展陷阱》,引起社会极大反响。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城市化、地区和农村发展等,近年来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言献策。两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获首届中国软科学奖,数次被全国性期刊评为对中国经济和公共事务有重要影响的年度人物。

作品目录

  1. 序言
  2. 第1章 中国为什么走上改革之路?
  3. 1.一度辉煌的“一五”时期
  4. 2.国有化、“大跃进”和“文革”
  5. 3.计划经济的成就和代价
  6. 4.农村经济的长期停滞
  7. 5.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
  8. 6.工业化的目的与效率
  9. 7.哪条路通向经济起飞?
  10. 第2章 如火如荼的80年代改革
  11. 1.使农民吃饱饭的农业改革
  12. 2.《未定稿》、“农发组”、“走向未来丛书”和思想解放运动
  13. 3.特区试验和沿海开放
  14. 4.“财政分灶吃饭”和地方政府竞争
  15. 5.创造一亿就业岗位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16. 6.国营企业和国有银行初步走向市场
  17. 7.莫干山会议和价格双轨制改革
  18. 8.体改所、方案办及两种改革思路
  19. 9.股份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建立
  20. 10.谁推动了经济加速增长?
  21. 11.走向市场的进与退
  22. 12.中国为什么能走上改革之路?
  23. 第3章 迈向市场的进展与挑战:90年代改革
  24. 1.两个标志性事件
  25. 2.住房改革:老百姓有了自己的财产
  26. 3.分税制改革:均衡分配政府资源
  27. 4.实现价格市场化和汇率并轨
  28. 5.国有企业改制:打破传统所有制观念
  29. 6.建立社保体系:市场的必要补充
  30. 7.经济增长:民企与国企的竞赛
  31. 8.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政治改革需要推进
  32. 第4章 发展、民生与结构问题:2000年代
  33. 1.加入WTO:成为国际贸易平等伙伴
  34. 2.城镇化进一步加速
  35. 3.民营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36. 4.民生和社会保障改善
  37. 5.基础设施建设
  38. 6.收入差距与腐败
  39. 7.政府干预与结构失衡
  40. 8.土地制度亟待改革,城市建设应以人为先
  41. 9.环境污染状况堪忧
  42. 第5章 继续改革的期盼:2010年后
  43. 1.反腐与收入分配改善
  44. 2.结构调整与改革
  45. 3.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46. 4.国企改革与公平竞争
  47. 5.财税体制与民生
  48. 6.城镇化与户籍改革
  49. 7.土地制度改革
  50. 8.农村改革
  51. 9.民富与国强
  52. 10.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53. 11.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54. 12.继续改革是发展的火车头
  55. 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