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蓬莱阁典藏系列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9.524 评价豆瓣读书
电子书618超低4折满减每满 100 减 60活动详情

作品简介

本书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论述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严辨“文”、“笔”二体之别,为声偶之文争正统。刘师培率先肯定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不可谓非哲学大昌之时代”,给予魏晋文学充分的重现。这本著述作为课堂讲义,是近现代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别号左庵。仪征人,居扬州。少通儒学。刘师培对经学、小学及汉魏诗文皆有精深研究,尤擅骈文。并受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思想影响,提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系列新观点。主张以字音推求字义,用古语明今言,用今言通古语,通过古文字的结构探究中国“人群进化”之轨迹。又提倡文字改革和使用白话文。一生著作甚丰,后人辑为《刘申叔先生遗书》,凡74种,有“著作等身”之誉。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