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战之间的两难
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自仁宗朝以降,北宋政府为因应西、北两方面之威胁,以“强兵”为目标进行各种军政改革工作。相关的军事政策不仅形成武举、武学、保甲等长期延续的制度,也改变了以“和戎”为核心的对外政策。从神宗朝开始,拓境行动积极展开,一改之前受制于敌的边防形势。但是,对外战争损耗大量的物资与人力,获致的成果却相当有限,从而在统治阶层内部引发激烈的和、战争议,成为无解的政治难题。因此,宋政府所致力的军政改革,影响十分深远,是理解北宋后半期历史发展必须关注的议题。
方震华,祖籍上海,1966年生于台湾台南。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以唐、宋时期政治、军事史为主,尤其关注军队体制、文武关系、战争叙事、党派纷争与民族关系等议题。著有《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875~1063)》一书及多篇期刊论文。
作品目录
出版缘起
绪论
第一章 从和戎到拓边
前言
一 承平时代的矛盾
二 主战或主和的争议
三 边境纠纷与拓边理念的落实
结语
第二章 文武纠结的困境
前言
一 智谋之将——武举的理论基础
二 废而复立——武举与武学的演变
三 策论与骑射——考试内容之争
四 假涂之资——武举进士的仕宦
五 “武”中之“文”——军事知识的定位
结语
第三章 理想兵制的形塑
前言
一 唐代的恢复府兵论述
二 宋代的兵农合一论
三 质疑意见及其局限
结语
第四章 养兵卫民
前言
一 兵制争议的源由
二 保甲政策与争议的激化
三 祖宗之制与三代之法的对抗
结语
第五章 将从中御的困境
前言
一 讯息传递的限制
二 策略的拟定与更动
三 情报与指令的传递延误
四 决策专断的限制
结语
第六章 战争与政争的纠葛
前言
一 进筑横山的提议
二 筑城行动与挫败
三 战后的影响
四 政治立场与战争纪事
结语
第七章 和战与道德
前言
一 战争与正名
二 夷狄与礼义
三 和谈与弃地
结语
结论
引用书目
附录 传统领域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