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学

性心理学

性心理学大师之严肃著述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性心理学》是性心理学研究方面的里程牌式著作,是英国著名学者霭理士之煌煌巨著《研究录》的“普及本”,是一本教科书性质的著作。全书共分八章,涉及性心理的各个方面,即性生理、性冲动、性偏离、同性恋、婚姻与性生活、爱情等等。作者原本是将其目标读者界定为普通的临床医生和医学院学生,但它后来的实际读者远远超出了医学界的范围。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人的各种复杂的性心理活动,也可以看到人可能出现的种种性心理变态。

本书选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的译本。经潘先生翻译后的《性心理学》,不仅精准表达了作者的原意,将与“性”有关的心理活动、心理表征、心理问题都梳理得一清二楚,还依托译者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注释的形式,旁征博引了大量中国古代相关研究记载和案例,使得潘译本《性心理学》成为一本中西结合的“性心理学”研究大成之作。

作者:

哈夫洛克·霭理士(1859—1939年),英国心理学家,性心理学学科创建者,性心理学泰斗。在他生活的时代,他曾被誉为“最文明的英国人”。1894年,他出版了首部两性问题专著《男与女》,此后四十年间,共出版了多部性心理学研究专著,1933年出版的《性心理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译者:

潘光旦(1899—1967年),教学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1931年入清华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入达特茅斯学院,1924年获学士学位,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吴大学、光华大学、中国公学等校任教。1934年起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人、图书馆馆长等职,1952年调入中央民族学院,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潘光旦先生学识广博,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民族历史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与陈寅恪、叶企孙、梅贻琦并称为清华百年史上四大哲人。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