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终结?

全球化的终结?

深入探讨逆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金融开放、数字货币、人民币国际化、银行境外发展等经济大势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聚焦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的作品。几百年来,世界经济有前行也有曲折,但全球化持续向前,在经济、金融稳定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加剧了某些“逆全球化”的趋向,另一方面也让世界看到了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力。面对这场历史性变局,中国应该怎么做?

这本书着重分析全球化的历程和基本特征,深度剖析全球化的未来走向,探讨中国在新型金融全球化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中国金融全球化的愿景和路径,继而探索新型金融全球化的未来之路,以及“一带一路”在其中的引领作用。全书内容涵盖“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与国际合作、新兴市场金融风险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国银行业全球经营策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管理与运用、金融全球化的新动力、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等多个层面、多个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全球化的未来是关系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我们要如何解读这一课题?中国如何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本书会给出有远见的答案。

宗良,博士,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金砖智库高级研究员、世界金融论坛议程委员会委员。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福特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宣部高级智库专家团成员,曾作为重要专家团成员两次出访欧洲交流。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著有《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前景》《危机后的全球金融变革》《跨国银行风险管理》等多部著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跨境金融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金融时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博士会副会长。兼任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冯兴科,金砖智库主任,世界金融论坛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和“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峰会、“一带一路”国际金融论坛、金砖国家经济智库论坛的发起人和创始人。曾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主持清华大学“‘一带一路’跨国金融合作研究”“金砖国家年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2015年,策划组织“中美智库交流”系列活动,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美国外交事务委员会访问。曾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及有关学术期刊、中央媒体发表多篇论文和专栏文章。策划出版《世界金融新秩序》。

作品目录

  1. 世界金融论坛系列丛书
  2. 推荐序
  3. 第一章 全球化的演进与全球化4.0
  4. 全球化的演进与全球化4.0
  5. 全球化理论简述
  6. 逆全球化现象的兴起
  7. 新型经济金融全球化的特征
  8. 新型全球化中的中国角色
  9. 中国故事与经济学理论创新
  10. 第二章 “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新格局
  11. “一带一路”1.0—2.0:从理念到行动
  12. “一带一路”:顺时应势的“全球通”
  13. “一带一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4. “一带一路”与全球化4.0
  15. 第三章 “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与国际合作
  16.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的金融需求分析
  17.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的金融机制和体系
  18. 推动“一带一路”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合作
  19. 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的良性互动
  20. 第四章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
  21. 美联储利息变动意图、路径和前景研判
  22. 美联储利率政策调整背景下新兴市场金融动荡
  23. 新兴市场金融动荡发生的原因与逻辑机理
  24.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识别框架及情景分析
  25. 重构国际贸易金融新秩序
  26. 第五章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
  27.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
  28. 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全球进入负利率时代
  29.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化的终结?
  30. 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之路
  31.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32. 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现状和前景
  33. 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分析
  34.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全球经营策略
  35. 中国银行业境外发展的主要进展
  36. 与国际先进同业的比较
  37. 中国银行业境外发展的战略选择
  38. 中国银行业境外发展的政策建议
  39. 加快形成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40. 第七章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41.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42. 金融市场开放的中国经验
  43. 新型全球化下的金融开放
  44.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45. 第八章 人民币迈向主要国际货币
  46.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脉络
  47.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及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前景
  48. 人民币迈向重要国际货币的进展与前景
  49.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人民币地位的提升
  50. 人民币走向重要国际货币的思路与对策
  51. 第九章 外汇储备管理与运用:从储备过剩到“藏汇于民”
  52. 外汇储备管理与运用相关文献综述
  53. 日本“藏汇于民”的经验与借鉴
  54. 德国“藏汇于民”的经验与借鉴
  55. 新加坡“藏汇于民”的经验与借鉴
  56. 中国台湾“藏汇于民”的经验与借鉴
  57. “藏汇于民”国际经验的总结及启示
  58. 提高外汇储备运用效益的策略与政策选择
  59. 全球黄金储备的变动特征与独特作用
  60. 第十章 金融全球化的新动力
  61. 金融科技的全球应用
  62. 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
  63. 数字货币的兴起
  64. 绿色金融的发展及国际合作
  65. 全球支付体系的变革前景
  66.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
  67. 国际金融中心演变的历程和基本特征
  68.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
  69.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
  70. 法兰克福国际金融中心
  71.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
  72. 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
  73. 参考文献
  74. 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