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之歌

自我之歌

Song of Myself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伟大的草叶集的核心诗篇。

“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史诗”。

“关于自我觉醒,认知和民主意识的壮丽诗篇。”

在1891年《草叶集》中,这首诗被收录在第一章-碑文,同时也是1855年《草叶集》中最长的一首诗。

根据惠特曼的雄心,《自我之歌》从第一天开始就应该被当成是美国史诗(Epic of America)来看待,因为诗人在其中托付了他最重要的思想内容:自我意识的觉醒,对自身的了解,理解和几乎没有限度的尊重;对自己百分之百的坦白和诚实;从这里面所引申出来的对人的尊重,对天赋人权的尊重,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对强壮和健康几乎没有限度的追崇和迷恋;平视宗教以及所有崇拜;对人为或者派生权利的质问和怀疑;亲近自然,亲近大地和海洋中生长的万物;热爱所有劳动者,热爱所有真实的人。

与传统的史诗不同,《自我之歌》仅用了很小的篇幅来回顾历史事件(第34节屠杀,第35节海战),而是使用剩下几乎所有的篇幅,讨论各种各样的体验:围绕自我和灵魂的体验,与人相处的体验,与自然相处的体验。这其中那些最细微最深入的感知,包括指尖的触觉和被触觉,恍然大悟时的啊哈,智识对被认知之物的照射以及边界处的明暗交错,都被诗人敏锐地捕捉并精确地记录了下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自我之歌不仅是美国史诗,也是自我的史诗,认知的史诗,民主意识的史诗。

惠特曼的伟大之处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

第一他是美国精神的歌颂者。惠特曼几乎很少涉及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这些传统的诗歌题材,而是以一种坦白而且直接的笔触和视角,描述,表达和讴歌美洲大陆,它的壮丽景色和茂盛生长的万物,以及这块大陆上面,普通美国人的喜怒与哀乐,劳动和生活。惠特曼创造性地提炼出草叶这种诗意想象,将其草叶所代表的平等,自由,民主,坚韧,旺盛的生命力等特征,升华成为美国精神的核心内涵。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惠特曼不仅是美国精神最热情的歌颂者,他更是美国精神的发现者和始作俑者。

第二惠特曼开创了一种自由式的诗歌风格,从文体学的角度彻底改变了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在惠特曼之前的英文诗歌,普遍遵循一些典型的样式,在句子数量,韵脚分布甚至内容展开的方式都有一些严格的规定。惠特曼几乎完全无视将这些诗歌传统,从第一天开始就是以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粗野”的方式进行创作。“大象闯进了瓷器铺子”或者“野猪入侵”是当时读者特别是诗歌界对这种风格的评价和反应。但震惊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理解到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及其质量,远比呈现形式或者韵脚更加重要。促进并推动这种对诗歌的审美期待的转变,应该说以惠特曼为源头的自由体风格,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结果就是,惠特曼之后,差不多没有诗人会继续使用十四行诗这样的样式创作诗歌了。

第三点惠特曼开辟了以编年史的方式创作诗歌的先河。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惠特曼一生仅创作了《草叶集》一部诗集。从1855年惠特曼36岁时的第一个版本,到1891年临终前的最后一个版本,惠特曼反复多次增添,修缮,删除这部诗集。《草叶集》也从1855年的仅仅包括12首诗歌的一个小册子,到1891年成为了一部包含了从早期的“碑文(Inscription)”到后期的“暮年回响(Old Age Echoes)”,一共十五章,四百多页,收录近五百首诗歌的大部头。

在这部编年史般的诗集中,读者有机会清晰地观察并理解一个思想意识,一颗伟大的心灵,它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熟,然后又如何从壮年时的强大,自信,无所不能,到达暮年时的内省和朴素。通过这种方式,惠特曼在独立的诗篇之外,为自己的所有诗歌,创建了一个整体的,以诗人的年龄为主线的结构。从这个角度来说,惠特曼的《草叶集》,应该也必须被当成一个整体来阅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完整的审美体验。《草叶集》的这个特点,在形式上更接近于整部的史诗,虽然并没有后者严谨,但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发现和领悟的空间。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