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统考版)——普通心理学分册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统考版)——普通心理学分册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12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

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

作品目录

  1.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2. 本章导读
  3.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4. (一)个体心理
  5. (二)个体行为
  6. (三)个体意识
  7. (四)社会心理
  8.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9. (一)观察法
  10. (二)实验法
  11. (三)测验法
  12. (四)调查法
  13. (五)个案法
  14. (六)相关法
  15.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6. (一)构造主义
  17. (二)机能主义
  18. (三)行为主义
  19. (四)格式塔心理学
  20. (五)精神分析
  21.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22. (七)认知心理学
  23.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24. 本章导读
  25.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6. (一)神经元
  27. (二)突触
  28. (三)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29.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30. (一)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31. (二)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32. (三)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
  33. (四)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34. 三、脑机能学说
  35. (一)定位说
  36. (二)整体说
  37. (三)机能系统说
  38. (四)机能模块说
  39. (五)神经网络学说
  40. 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
  41. 本章导读
  42. 一、意识与无意识
  43. (一)意识的含义
  44. (二)意识的种类
  45. (三)意识的功能
  46. (四)睡眠与梦
  47. 二、注意概述
  48. (一)注意的含义
  49. (二)注意的功能
  50. (三)注意的种类
  51.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52.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53.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54. 四、注意的品质
  55. (一)注意广度
  56. (二)注意稳定性
  57. (三)注意分配
  58. (四)注意转移
  59.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60. (一)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61. (二)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62. 第四章 感觉
  63. 本章导读
  64. 一、感觉概述
  65. (一)感觉的含义
  66. (二)感觉的作用和意义
  67. (三)感觉的种类
  68. (四)感觉测量
  69. (五)感觉现象
  70. 二、视觉
  71. (一)视觉的含义
  72. (二)视觉的生理基础
  73. (三)视觉现象
  74. (四)视觉理论
  75. 三、听觉
  76. (一)听觉的含义
  77. (二)听觉的生理基础
  78. (三)听觉现象
  79. (四)听觉理论
  80. 四、其他感觉
  81. (一)嗅觉
  82. (二)味觉
  83. (三)肤觉
  84. (四)内部感觉
  85. 第五章 知觉
  86. 本章导读
  87. 一、知觉概述
  88. (一)知觉的含义
  89. (二)知觉的组织原则
  90. 二、知觉的特性
  91. (一)知觉选择性
  92. (二)知觉整体性
  93. (三)知觉理解性
  94. (四)知觉恒常性
  95. 三、空间知觉
  96. (一)形状知觉
  97. (二)大小知觉
  98. (三)深度知觉
  99. (四)方位知觉
  100.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01. (一)时间知觉
  102. (二)运动知觉
  103.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04. (一)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105. (二)模式识别理论
  106. 六、错觉
  107. (一)错觉的含义
  108. (二)错觉的种类
  109. (三)错觉产生的原因
  110. 第六章 记忆
  111. 本章导读
  112. 一、记忆概述
  113. (一)记忆的含义
  114. (二)记忆的过程
  115. (三)记忆的种类
  116. (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117. 二、感觉记忆
  118. (一)感觉记忆的含义
  119. (二)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120. (三)感觉记忆的特征
  121.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22. (一)短时记忆的含义
  123. (二)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124. (三)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125. (四)短时记忆的特征
  126. (五)工作记忆
  127. 四、长时记忆
  128. (一)长时记忆的含义
  129. (二)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130. (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
  131. (四)长时记忆的特征
  132. 五、遗忘
  133. (一)遗忘的含义
  134. (二)遗忘的进程
  135. (三)遗忘理论
  136. 第七章 思维
  137. 本章导读
  138. 一、思维概述
  139. (一)思维的含义
  140. (二)思维的特征
  141. (三)思维的种类
  142. (四)思维的过程
  143. 二、概念
  144. (一)概念的含义
  145. (二)概念的种类
  146. (三)概念的结构
  147. (四)概念的形成
  148. (五)概念的掌握
  149. 三、推理
  150. (一)推理的含义
  151. (二)推理的种类
  152. 四、问题解决
  153.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154.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55.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156.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57. 五、创造性思维
  158.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159.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60. (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161. (四)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162. 六、表象
  163. (一)表象的含义
  164. (二)表象的特征
  165. (三)表象的种类
  166. (四)表象理论
  167. 七、想象
  168. (一)想象的含义
  169. (二)想象的综合过程
  170. (三)想象的种类
  171. (四)想象的功能
  172. 八、决策
  173. (一)含义
  174. (二)分类
  175. (三)决策的理性观
  176. (四)决策过程的研究
  177. 第八章 言语
  178. 本章导读
  179. 一、言语概述
  180. (一)言语的含义
  181. (二)言语的功能
  182. (三)言语的种类
  183. (四)言语的结构
  184.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85. (一)言语运动中枢
  186. (二)言语听觉中枢
  187. (三)言语视觉中枢
  188. (四)书写性言语中枢
  189.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
  190. (一)言语感知
  191. (二)言语理解
  192. 四、言语产生
  193. (一)概述
  194. (二)言语产生的阶段理论
  195. 第九章 情绪和情感
  196. 本章导读
  197.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198.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199. (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200. (三)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201.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202. (一)情绪的种类
  203. (二)情感的种类
  204. 三、表情
  205. (一)表情的含义
  206. (二)表情的种类
  207.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208. (一)前额皮层
  209. (二)杏仁核
  210. (三)海马和前部扣带回
  211. (四)网状结构
  212. 五、情绪理论
  213. (一)早期的情绪理论
  214.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215. (三)情绪的维度理论
  216. (四)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217. 六、情绪的调节
  218. (一)含义
  219. (二)特征
  220. (三)类型
  221. (四)过程
  222. (五)维度
  223. (六)策略
  224. 第十章 动机、需要与意志
  225. 本章导读
  226. 一、动机概述
  227. (一)动机的含义及功能
  228. (二)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229. (三)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230. 二、动机的理论
  231. (一)动机的早期理论
  232. (二)动机的认知理论
  233. 三、需要
  234. (一)需要的含义
  235. (二)需要的种类
  236. (三)需要的层次理论
  237. 四、意志
  238. (一)意志的含义
  239. (二)意志的特征
  240. (三)意志行动过程
  241. (四)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242. (五)意志的品质
  243. 第十一章 能力
  244. 本章导读
  245. 一、能力概述
  246. (一)能力的含义
  247. (二)能力、才能和天才
  248.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49. 二、能力的种类
  250.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51.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252. (三)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253.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54. 三、能力的理论
  255. (一)因素理论
  256. (二)结构理论
  257.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258. 四、情绪智力
  259. (一)概念
  260. (二)情绪智力的理论
  261. (三)情商
  262. 五、智力的发展
  263.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64. (二)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265.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266. 第十二章 人格
  267. 本章导读
  268. 一、人格概述
  269. (一)人格的含义
  270. (二)人格的特征
  271. 二、人格理论
  272. (一)人格特质理论
  273. (二)人格类型理论
  274. (三)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275. (四)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276. 三、气质
  277. (一)气质的含义
  278. (二)气质的类型
  279. (三)气质的理论
  280. 四、性格
  281. (一)性格的含义
  282. (二)性格的特征
  283. (三)性格的类型
  284. (四)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85. (五)认知风格
  286.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87. (一)自然物理因素
  288. (二)生物遗传因素
  289. (三)家庭环境因素
  290. (四)早期童年经验
  291. (五)学校教育因素
  292. (六)社会文化因素
  293. (七)自我调控因素
  294. 主要参考书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