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
作品简介
1911年,英国人Arnold Bennet出版了,《How To Libe On 24 Hours A Day》一书。
这本仅仅一百多页的小册子当年在英国销售数十万册,并在次年进军美国,登上全美年度最畅销图书榜。
将近一百年过去了,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仍然只有24小时。
这本经典著作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本书主编王月瑞先生以优美的语言重新编译了这本著作,并撰写了八篇古今中外名人如毕加索、鲁迅、康德、比尔·盖茨、苏格拉底等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的故事。
生活或许就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学问。如果你可以有效地利用每天的24小时,你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而幸福的人。
作品目录
再版前言
一 如何度过24小时
1. 日常奇迹
2. 超越计划的渴望
3. 起步前的预警
4. 麻烦的原因
5. 网球和不朽的灵魂
6. 牢记人类的本性
7. 控制你的头脑
8. 沉思
9. 对艺术的兴趣
10. 生活绝无乏味可言
11. 严肃阅读
12. 避开危险
二 N位人士的24小时
1. 孔子
2. 苏格拉底
3. 释迦牟尼
4. 耶稣
5. 玄奘
6. 康熙
7. 贝多芬
8. 巴尔扎克
9. 康德
10. 曾国藩
11. 弘一断食
12. 鲁迅
13. 杰奎琳
14. 毕加索
15. 毛泽东
16. 老舍
17. 古龙
18. 南怀瑾
19. 比尔. 盖茨
20. 张国荣
21. 陈忠实
22. 刘永行
23. 寺僧
三 中国人的时间观
1. 中国历法的科学性
2. 中国计时方法的独特性
3. 中国计时的模糊性
4. 中国计时的准确性
5. 中、印、西时间观比较
6. 现代科学的时间观
7. 中国人的时间安排
参考书目
载入中
热门划线
早晚各进行一次为期十分钟的体育锻炼7 人
我要极力劝诫你的是,在生活中,如果行为与原则极不一致,那么,这样的生活是相当愚蠢的。5 人
其一是确定你的努力方向和范围。选择一个有限的期间,或一个有限的话题,或某一个作家,对你自己说:“我要了解一下法国革命、或铁路的兴起或约翰·济慈的作品。”在预定的时间内将自己限制在这个选择之内。成为一个方面的专家将会使你感到无限快乐。5 人
要当心,不要在起步时承受太多,有一点就该满足。要允许发生意外。要允许人类的天性,尤其是你自己的天性。4 人
大脑组织完全可以承受连续而艰苦的活动。它们不像双手或两腿那样容易疲劳。它们所需要的只是变化,而不是休息,除非在睡眠之中。4 人
我也是报纸的热心读者,订了五份英文报,两份法文报;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个周报也许只有代理商们才能知道。我之所以提供这一个人信息,是因为我对早上在火车上阅读报纸这一事实持反对意见,而在表达这种意见时,我不希望有人批评我对报纸心存偏见。报纸是快餐文化,因而也应得到快速阅读。在我的日常计划中,从来没有读报的时间,只是在零碎的间隙里浏览一下报纸。4 人
不要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谈论过多,也不要因为整个世界每天都在刻意浪费诸多辰光,因而没有人真正地生活过,你也因而表现得过于悲伤。最终你会发现,你所能做的便是力所能及地照看好你自己的全部时间。4 人
时间的供给是一个日常奇迹,是一个只要你认真研究便会油然而生无限诧异的重大事件。3 人
甚至在我们已完全意识到这种任务超出了我们的自身能力,是我们力不能及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如果再努力一点的话,我们的不满意度将会少那么一点点,尽管此前的我们已经在超负荷运转。3 人
除非做出努力以满足这种愿望,否则,这种期待着做点什么却又一事无成的不安情绪将一直困扰着我们,使我们的灵魂得不到片刻的安宁。3 人
我的建议是,下午六点时你应该直面事实,承认你并不疲倦(你知道自己并不疲倦)。你得安排好晚间的活动,并使其不至于给一顿晚餐打乱。这样做时,你至少会有三个小时的时间。3 人
经常练习如何集中注意力(除持之以恒之外,你将从我这里得不到任何诀窍),力争使自己在一天中的任一时间和任一地点对自己的思想为所欲为(做到这一步并不是你要追求的最高层次)。3 人
我要极力劝诫你的是,在生活中,如果行为与原则极不一致,那么,这样的生活是相当愚蠢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想使行为与原则相一致,你必须坚定日常的检查、思考和决心。3 人
然而,如果你读过克瑞布拉先生的《如何欣赏音乐》(该书主要介绍各种管弦乐器的照片、乐队如何构成等,可在任何书商那里买到,售价均低于阿罕布拉书店),下次再去听逍遥音乐会时,你的兴趣肯定会大大增加。3 人
我相信,大多数人之所以睡得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可干。2 人
早起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要是有必要的话,在可能的时候早点休息。在超计划工作这个问题上,早上你用一个小时所能做的事情将等同于你在晚上用两个小时所能做的。2 人
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这种含糊而不安的期盼,我认为,我们会发现它来自于一种固定的概念,那就是,在从事那些我们在良心上和精神上觉得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之外,我们还应做点什么。2 人
你莫名其妙地遭受着这样一个困惑——总是不满于自己对日常生活的安排;引起这种令你十分不舒服的不满情绪的最初起因是,你认为每天总是有着许许多多自己想做而未能完成的事情,你又总是希望自己在有朝一日有“更多时间”时来处理它们;同时,我也引起了你对这个触目惊心的事实的注意,那就是,你决不可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因为你已拥有了所有的时间。2 人
如果认为自己只用钢笔在纸上就可以明智地安排好你的时间表并实现你的理想,你最好还是马上放弃这种希望吧。假使你尚未准备好接受挫折和幻灭,假使你尚未满足于付出很多而收获甚微的最终结局,那么,你最好不要起步,最好躺在那儿,继续你的那场令你不安的瞌睡吧,因为它就是你的生活。2 人
就这项事业而言,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认同这一点,即光荣的失败远胜过小小的成功。我完全赞成获取那个小小的成功。光荣的失败什么也带不来,而小小的成功却可能带来不同凡响的成功。2 人
对于这“一天”而言,在它之前的十个小时和之后的六个小时只不过是序曲和尾声。2 人
如果某人使其生命的三分之二时间屈从于三分之一时间,且无可否认的是,他对于这个三分之一时间又毫无热情可言,他怎能指望自己活得充实呢?当然不能。2 人
在这十六个小时中,他是绝对自由的。他不再是一个挣钱的人,也不再满脑子地想着如何挣钱。他应该过得与一个靠利息吃饭的人一样悠闲。这才是他应该持有的态度。他的态度非常重要,因为他的人生是否成功取决于此。2 人
习惯像魔鬼一样难以改变!此外,任何变化,即使朝较好的方向变化,也总是伴有各种障碍和不适。2 人
我想重申一遍,你必须付出巨大的牺牲和意志力2 人
如果没有这种集中起来的力量——也就是说,如果无法集聚注意力以向大脑布置任务并确保其执行它——真正的生活便无从谈起。2 人
为形势所迫时,你的活力便给充分激起,你便能像一个暴君那样支配自己的思想。2 人
幸福并非来源于物质或精神的快乐,而是来源于对理智的发展和调整,使之更与原则相符。2 人
凡事皆有因2 人
对因果的研究不仅可以减少生活的痛苦,而且也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独特。2 人
如果你最终肯定自己的身上存在着某种与诗歌相抗衡的东西,那么,你就必须从历史或哲学方面得到满足。2 人
其二是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2 人
除非花费至少四十五分钟时间对你正在进行的阅读进行一番认真而费力的思考(开始时它会枯燥得可怕),否则,这个晚上你所花费的九十分钟便白白浪费了。要做到这一点,你前进的步伐可能有所迟缓。没有关系。忘掉你的目标,只想着周围的原野。一段时间之后,也许你会出乎意料地在山中发现一个可爱的村镇。2 人
在跑第一程时速度要放慢一点,即使慢得荒谬可笑,也要让它尽可能地走向规律。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