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之后
1405年以来的全球帝国史
作品简介
1405年,最后一位“世界征服者”帖木儿,在前往中国的途中去世。这不仅造成了帖木儿帝国的崩溃,自成吉思汗以来,草原帝国主导整个欧亚大陆的时代也就此结束,全球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在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史叙事中,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的兴起”——这些名词构成了人们解读近现代全球发展历程的关键线索。但在牛津大学重量级史学家约翰·达尔文看来,世界历史的重心是欧亚大陆而非海洋世界。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欧亚世界来说,1405年才是多元化的全球现代历史的开端。帖木儿霸业的溃败,直接催生了欧洲、伊斯兰世界与东亚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欧洲在数百年里都感受着来自其他文明的巨大压力。这种漫长的动态均势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欧亚革命”的来临……
这部重新解释全球化世界由来的历史巨著,跳出欧洲视角,全方位俯瞰了1405年以来的世界舞台,将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中华”、日本、俄罗斯(苏联)、英国、美国等帝国,拉进欧亚大陆竞逐的大棋盘,使得这600年的世界历史,不再是西方的独角戏。更重要的是,它预见了当今世界正处于一大全新转变的边缘,且这一转变的影响比起18世纪末的“欧亚革命”,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帖木儿之后》呈现出宏大的世界历史图景,展现了欧亚帝国的兴盛与衰落。而在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当下,这部巨著有助于我们思考世界秩序的形成,以及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定位。
作者:
约翰·达尔文(John Darwin),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牛津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首任主任。
重点研究帝国史和全球史,尤其是大英帝国的兴衰史,著有《帝国筹划:1830-1970年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未终结的帝国:英国的全球扩张》等重要著作;因其追求跳出英国和欧洲视角重新审视世界,而广受世界主流历史学界的推崇。
2008年,因作品《帖木儿之后》获得英国历史学界殊荣沃尔夫森史学奖。2012年,当选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2020年,凭借在全球史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CBE勋章。
译者:
黄中宪,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现专职翻译。主要译作有《战后欧洲六十年》《剑桥伊斯兰史》《维梅尔的帽子》《贸易打造的世界》《湖南人与现代中国》《太平天国之秋》《成吉思汗》《明代宦官》等。
作品目录
推荐与赞誉 ENDORSEMENTS
推荐序 强世功:没有帝国的帝国史 FOREWORD
前言 PREFACE
人名、地名小注 A NOTE ON NAMES AND PLACES
第一章 重新面向东方 ORIENTATIONS
帖木儿之后
全球史
关于欧洲扩张史的反思
中世纪的欧亚
第二章 中央欧亚与大发现时代 EURASIA AND THE AGE OF DISCOVERY
西方的崛起
伊斯兰势力的抗衡
东亚漫长的16世纪
与欧洲相比
结论
第三章 现代初期的均势 THE EARLY MODERN EQUILIBRIUM
雄心的局限:更广大世界里的欧洲人
内陆帝国主义:从莫斯科大公国到俄国
东亚的创新
饱受压力的诸伊斯兰帝国
欧洲在欧亚世界的地位
第四章 欧亚革命 THE EURASIAN REVOLUTION
地缘政治革命
大分流
文化对比
多视角的检视
第五章 与时间赛跑 THE RACE AGAINST TIME
欧亚的时机
发明西方
迈向世界经济
“大欧洲”的边界地区
不稳定的帝国
与时间赛跑
第六章 全球殖民主义 THE LIMITS OF EMPIRE
帝国的限制
帝国的远景
非洲及其分治的地缘政治
竞争共存
全球经济
文化战争
欧洲全球殖民主义“未竟的事业”:东亚与中东
第七章 步向世界危机 TOWARDS THE CRISIS OF THE WORLD,1914—1942
混乱的时代
没有尽头的战争?
革命与帝国
破裂的世界秩序
帝国主义兵戎相见
第八章 帝国碰壁 EMPIRE DENIED
瓜分欧亚
去殖民化
未宣明的帝国
无限制的帝国?
第九章 帖木儿的阴影 TAMERLANE'S SHADOW
帝国史:帝国无所不在
帝国得以存续的模式
趋同的条件
帖木儿的阴影:欧亚世界不愿接受单一规范
地图 MAP
推荐阅读 FURTHE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