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戏讲茶唱门歌

说戏讲茶唱门歌

江南旧事里的小民风流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1195 评价豆瓣读书
¥9.60¥4.96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28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艺的人文形态及内涵,既是传统经济和农耕社会的产物,也赋予了记忆中江南集镇特有的风情。小民的风流,手艺的黄昏,使得这些关于往年民生的文字具有了黑白影像的效果——一种内在灵魂的延续。作者谈正衡所选择的舒展的叙述角度,让人很容易从这些泥软土香的地域文化中获得了有益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么善于捕捞过往的生活情趣,缓缓述及自小所生活的有各种手艺人的街道,透过嬉戏玩乐的少小天真,闯入一个个手艺传承的行当,见证了底层小民们那一幕幕颇富社会学和民俗学意义的生存场景。

追忆往事,记录匠人,用散淡自在的文字和插图留住逐渐陌生的民间行当,让后人不仅知道这些乡土风物的名词,真切地感知生存的无奈和自由的不可企及……甚至还要从这一篇篇具体的人物故事中,去分担日益远逝的那个时代的忧伤和灼痛。

谈正衡,出生于长江边,讨生活于长江边,行过船,捕过鱼,下过放,业过医,教过书,当过古镇上文化班头,做过县委机关干部,随性散漫而无党无派,行年五十有五,做记者、编辑二十春秋,幸得诗歌、小说、散文随笔皆有专集施施然问世,亦曾多获新闻奖项,现为某“江”字号晚报专副刊业务总监。本是江南饕餮客,浮生为吃不为诗,缘于江南,耽于口腹,说点油盐酱醋的家事,写点口舌上的风花雪月和烟云往事,只为心情,而非谋食! 已出版《梅酒香螺嘬嘬菜》

作品目录

  1. 一 卖肉的胡屠夫
  2. 二 李家染坊的父子染匠
  3. 三 教戏的『王连举』
  4. 四 说大鼓书的徐三瞎子
  5. 五 刘玉英打莲枪
  6. 六 做了『嫦娥奔月』的红姨
  7. 七 蛐蛐圣手赵小秋
  8. 八 棋魁赵大头
  9. 九 推独轮车的老傅
  10. 十 智仁师父的修行
  11. 十一 货郎老五
  12. 十二 杨开三的『陆卢遗风』
  13. 十三 白铁师父老奎
  14. 十四 杨皮匠之死
  15. 十五 『圣姑娘』和小娥
  16. 十六 吴大郎的修伞店
  17. 十七 崔大胡子吹喇叭
  18. 十八 守墓人姚明清
  19. 十九 刘寿才没给自己留寿材
  20. 二十 卖炒蚕豆的辫子老爹
  21. 二十一 炸炒米的对对眼老叶
  22. 二十二 小喜子的烤白果
  23. 二十三 唱门歌的卫六货
  24. 二十四 李梅村的年画
  25. 二十五 劁猪的报应
  26. 二十六 石八斤子和他的『老瓢』
  27. 二十七 根泰大爷拔火罐
  28. 二十八 『叫哥哥』的蝈蝈
  29. 二十九 翻瓦和扫烟囱的侉三
  30. 三十 老吴的马桶学问
  31. 三十一 昌保子的脚汗精华
  32. 三十二 余师母喊魂
  33. 三十三 『王瞎子算命——直说莫怪』
  34. 三十四 『麻聋子锯碗——自顾自』
  35. 三十五 『余德宝——扒灰佬』
  36. 三十六 脚鱼阎王双九
  37. 三十七 当厨人物苏大厨子
  38. 三十八 罗老二放鱼鹰的幸福生活
  39. 三十九 梅一枝做乐器
  40. 四十 打铁两兄弟
  41. 四十一 老宋的剃头挑子两头都热
  42. 四十二 高佬的糖人是吹出来的
  43. 四十三 袁桶匠滴水不漏的境界
  44. 四十四 扳拦河罾的老歪
  45. 四十五 姚篾匠的一身功夫
  46. 四十六 钟国琴修钟表的兰花指
  47. 四十七 穿棕绷子的张小生
  48. 四十八 弹花匠郎小马的政治觉悟
  49. 四十九 丁毛子的前世今生
  50. 五十 『鸡药刘』成了『膏药刘』
  51. 五十一 陶四九的水罐炉子
  52. 五十二 『挑水老王』王大仁
  53. 五十三 何先生吃『讲茶』
  54. 五十四 做『假领子』的石裁缝
  55. 五十五 磨刀老爹
  56. 五十六 张爷的桂花酒酿
  57. 五十七 下小馄饨的翟大贵
  58. 五十八 驼叔的蜂缘
  59. 五十九 老瘪子的烧饼人生
  60. 六十 赵宗和梦魇『忠字舞』
  61. 六十一 板二爷的拉梁之术
  62. 六十二 葛华的修笔情缘
  63. 六十三 『老锁』未能打开的心锁
  64. 六十四 项叔刻章的火红年代
  65. 六十五 牙医刘心文
  66. 六十六 郑五八讲的钉秤的故事
  67. 六十七 乔达子驭龙有术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