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的本质

偏见的本质

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577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社会心理学一代宗师、人格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无与伦比的鸿篇巨制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匠心翻译

如果你想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个体、群体以至国家或民族之间为何嫌隙不休、冲突不断、仇恨四起,乃至发生暴力斗殴、恐怖袭击、血腥战争、种族屠杀,那么这本书绝对是最佳选择。尤其在当前这个时代,它更能让你深思,为何人类彼此包容如此之难,但却又如此重要。小至审视琐碎的日常,大至放眼纷争的世界,本书都能给你醍醐灌顶的洗礼。

这是一部既具有严谨的学术性,又闪现着人本主义光辉的不朽杰作。奥尔波特把可观的各类资料井井有条地安排在一起,并将它们清晰而富有激情地组织起来,分别对偏见产生的社会思维、社会群体、社会认知、社会文化基础进行了梳理,然后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对偏见的获得过程进行了考察,对偏见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创造性地从人格结构的角度对偏见的成因进行了追溯,最后上升到社会政策层面提出了偏见治理的路径。

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开创性著作,为后来的学者讨论和理解偏见开辟了一片天地,为偏见研究设定了界域。它在社会心理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中具有毫无争议的崇高地位。

戈登·奥尔波特(1897—1967),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者,社会心理学一代宗师、实验社会心理学先驱,人格心理学之父、人格特质理论的始创者。2002年出版的《心理学评论》将其评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高居第11位)。

奥尔波特享有很多显要的地位并获得过众多荣誉。1933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39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APA)主席。1936年,参与创建了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SPSSI),并于1944年当选该研究会的主席。二战期间,成为美国心理学紧急情况委员会委员,并担任艾拉·莱曼·卡波特基金会秘书长,帮助从纳粹德国逃难到美国的心理学家寻找工作机会。1963年至1964年,相继获得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杰出贡献金质奖章和杰出科学贡献奖。1966年,成为哈佛大学首位理查德·克拉克·卡巴特社会伦理学教授。最重要的是,他作为导师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心理学家,包括杰罗姆·布鲁纳、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安东尼·格林沃尔德等。

作品目录

载入中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