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最后关头”

走向“最后关头”

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0198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对当时中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进行了相当细致独到的分析。

日本的威胁、进攻和各种无理的经济要求给国民党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也引起了民众的愤慨。但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面对日本的挑衅,多次作出让步,因为其首要目标是与国内竞争对手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蒋的政策在国民党内部造成紧张局势,政府内外其他主要领导人纷纷提出替代方案。随着日本军事扩张的不断加剧,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概言之,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行为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促使民众觉醒和团结,最后迫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团结国内各种力量一致抗日。作者提出,中国开启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之路,其建筑师是毛泽东,而非蒋介石。而30年代因日本入侵所形成的权力结构,也恰好成为蒋介石留给毛泽东的政治遗产。

柯博文(Parks M.Coble),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历史学博士,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历史学系教授。著有《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日本新秩序下的中国资本家:1937—1945年被占领的下长江》等。

译者:马俊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和区域社会生态史,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著有《规模经济与区域发展──近代江南地区企业经营现代化研究》《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1900—1950)》等。译有《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等。

作品目录

  1. 出版者言
  2. 佳评推荐
  3. 中文版序言
  4. 鸣谢
  5. 前言
  6. 第一章 满洲、上海和不抵抗
  7. 不抵抗的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和日本(1927—1931)
  8. 中国军事和政治的联合(1927—1931)
  9. 对不抵抗的挑战
  10. “一·二八事变”
  11. “一·二八事变”的遗产
  12. 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及其政策的反对者
  13. 政府内部的政治困境
  14. 东北的抵抗
  15. 南京与抵制日货运动
  16. 民众对不抵抗的反应
  17. 邹韬奋与《生活》周刊
  18. 第三章 华北的新危机:山海关、热河和《塘沽协定》
  19. 对热河危机的反应
  20. 长城抗战
  21. 黄郛与《塘沽协定》
  22. 对《塘沽协定》的反应
  23. 第四章 《塘沽协定》与中国政治
  24. 冯玉祥与民众抗日同盟军
  25. 日本问题与南方政治
  26. 塘沽与南京政权的政治结构
  27. 第五章 1934年南京的妥协政策
  28. 天羽主义
  29. 关税和贸易问题
  30. 与伪满洲国通车通邮
  31. “攘外必先安内”的重申
  32. 第六章 敌乎?友乎?
  33. 中日亲善?
  34. 关东军反对和平举措
  35. 《何梅协定》与《秦土协定》
  36. 《新生》事件
  37. 危机的后果
  38. 蓝衣社在华北
  39. 第七章 直到和平无望
  40. 南京的政治骚乱
  41. 中日经济提携
  42. 1935年11—12月的自治危机
  43. 和平内阁
  44. 第八章 群众的抵抗浪潮
  45. 邹韬奋与全国救亡运动
  46. 日本的强硬态度
  47. 日本支持下的华北走私
  48. 国民党政治与抵抗问题(1936)
  49. 一连串的事件
  50. 绥远事件
  51. 第九章 走向冲突——西安及其之外
  52. 西安事变
  53. 西安:没有回答的问题
  54. 日本与西安事变
  55. 战争
  56. 结论
  57. 征引文献
  58. 人名译名对照表
  59. 译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