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书详细梳理了美国创新的重要历史,并对当下的处境表示了担忧,对未来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支撑。本书的开头部分,聚焦公费资助的科学创新如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为战后充满活力的美国经济奠定了基础。作者通过分析美国历史上科技突破助推经济增长的成功案例,以及揭开尘封历史中那些曾立下汗马功劳的“关键人物”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将美国经济开始飞跃的深层原因清晰地揭露出来。接下来,这一部分还解释了科学的过度自信、政治家的互相冲突,以及预算问题如何促使公共开支逐渐倾向于削减科学经费。
在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具体的经济案例阐述了今天美国的公共资助已经成为推动科技研发的主力,尽管力度尚太低,但公共资助的科学将继续获得创新性并贡献就业岗位。同时这一部分还解释了为什么私营企业在科学方面的投资存在系统性的不足。
第三给出了作者的核心观点,也是一份关于创新的国家型战略: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通过政府强有力的参与,扩大科技投资,鼓励地方创新,并帮助普通的美国人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以确保资金被明智地使用,利益在美国各地共享,重获美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并终使美国落后的地区受益。
乔纳森·格鲁伯(Jonathan Gruber),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特经济学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卫生保健项目主任,美国健康经济学家协会前主席。他发表了一百七十多篇研究文章,并著有公共财政领域主流的教科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作为罗姆尼医疗法案和奥巴马医疗法案的策划师,他与美国政府和国会合作,协助起草了《医疗改革法案》,还出版过生动介绍《平价医疗法案》的科普读本 Health Care Reform。2020年荣获古根海姆学者奖。
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库尔茨创业学教授,曾被授予斯隆商学院教学大奖——杰米森奖,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前首席经济学家。他的文章常发表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大西洋月刊》以及其他一些知名刊物上。他与别人合著过畅销书《13位银行家:华尔街的收购和下一次金融危机》及《白宫的燃烧》,同时也是被广泛引用的经济博客《基线情景》的创始人。
作品目录
推荐语
中文版推荐序Ⅰ 美国科技为什么领先
中文版推荐序Ⅱ 科技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
自序 写给每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人
导言 创新永无止境
问题出在哪儿?
重获引擎
路线图
第一章 为了我们的舒适、安全和繁荣
企业创新的兴起
受到挑战的大学
政府的缺席
你现在能看见我吗?
最终拥抱未来
战后的发明热潮
花钱不设限
新的前沿
中产阶级奇迹
全球新秩序
创新让美国伟大
第二章 无论需要什么
布什模式的论战
支持科学的共识
带我去月球
不是菓珍
电脑计算
越来越大的机器
小晶体管的大影响
军工创新综合体
第三章 从天堂跌落
一个大爆炸
远大的期望
辐射毒物
《寂静的春天》
基斯佳科夫斯基的《旅程》
政治家与科学家的对比
在大学的肉汁列车上踩刹车
收紧钱袋
里根革命
再度拥抱科学
第四章 私企研发的局限性
平板显示屏:错失良机
研发、生产和美国生活标准
私营研发的第一个局限:溢出效应
私营研发的第二个局限:专属的私营研究
私营研发的第三个局限:发展滞后
进入死亡之谷
私营研发投入太低
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当想法越来越难得
私营研发的承诺和局限
第五章 公共研发:推动前沿发展,促进增长
人类基因组计划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创新机器
不仅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公共技术融资产生红利
投资要浮起所有的船,而不只是快艇
公共研究经费和工作岗位——证据
公共投资的局部效益
公共研发有风险——必须容忍失败
对公共研发的总结
第六章 美国:机遇之国
超级明星城市拉大差距
房租居高不下
缺少资助的婴儿爱因斯坦
经济两极分化影响到政治分化
谁能加冕新超级明星城市?
超级明星城市是怎么形成的?
肯德尔广场:世界生物技术中心
西雅图与阿尔伯克基的对比
州府政策跑向谷底
美国以地区为政策基础的历史
赠地大学:建设美国的高等教育
田纳西河谷管理局:建设南方能源基础设施
军事基地:扩散战后的财富
你要去的地方
是时候给一些超级新星加冕
第七章 创新支持增长
不是关于米老鼠的故事
为科学的发展提供资金
不仅要正义的研究,而且要产品的发展:跨越死亡谷
扩散财富
通过竞争创造新的创新中心
启用独立委员会
钱到底花在哪里?
供给满足需求
如何筹到钱?
建立创新红利
为创新红利投资:不是为了地主,而是为了让纳税人致富
分配红利
行动时机
第八章 大科学和未来工业:如果不是我们,还会是谁?
合成生物学
氢能源
深海资源
美国领先的滑落
技术领先促进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环境和道德
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何前进:研究型园区战略
谁赢得了好工作?
附录 美国科研力量的具体分布情况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