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女仆之死"的豆瓣成员(57)

5.0
  • 力荐3.5%
  • 推荐14.0%
  • 还行38.6%
  • 较差31.6%
  • 很差12.3%
  • 159****9231
    2018-11-01读过
  • 暮人归
    暮人归
    2018-01-08读过
  • 真的吗我不信
    2018-01-08读过
    脉络很清晰,由女仆之死引出往事,牵扯出一桩尘封的谋杀案和屋子里众人复杂的关系。 但是为什么所有人都这么情绪化啊,小说是需要戏剧张力没错,只是也请考虑下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性格,不是所有人崩溃的时候都会变得疯疯癫癫。 还有女仆为什么会死呢?如果只是单纯的引子确实可以不用追究,但是自白里沈文龙一家三口都和她牵扯这么深,都有嫌疑啊。当然了这就又要吐槽一下作者的设定。设定里大家都在律师的鼓动下说了实话,… (查看全部
  • 用户6450007453
    2018-01-08读过
    文章有些简陋了
  • 千墨行云
    2018-01-07读过
    首先,对于本文的表现形式还是可以的,它近乎于一种舞台剧,在黑幕之下,一个个人物展现,有独白,有分析,作者一下把所有的人物摆出这一点无可非议,但是对于每个的描写就需要一定的挑战的,我一直推崇东野圭吾,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大雪中的山庄》也是一种特殊的舞台剧形式,但本文却没有那样的精致和叹为观止。
  • 余熹
    2018-01-07读过
    这篇故事于我,如同在观赏一出戏剧化的舞台剧,相当特别的阅读体验,但这份特别也成为败笔。 一开卷就见所有角色站在舞台上,因女仆之死而聚首,为应对警察的调查而讨论因果。在这期间,每当话锋一转,就会有盏聚光在某人身上打下强光,这人就会开始独唱(自白),大肆抒发心事,间或自问自答,而其他人就成了无声的背景。故事在每个人大肆独唱完毕,从探讨“女仆之死”变成揭露“沈家人”一词的真义后,散会,画上休止… (查看全部
  • 龙卷风
    2018-01-06读过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欲游
    2018-01-05读过
    对不起,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
  • 蔡叉叉
    2018-01-05读过
    欧美话剧风,大概是好久没接触类似的文,感觉还挺不错的。构思比较精巧,文字也比较顺畅。
  • Sakuragi
    2018-01-05读过
    有特色,但没有逻辑感,就像流水账一样。
  • 永不悔
    2018-01-04读过
    悬疑氛围很足,人物刻画也很不错,就是有些东西没上去,没把主题升华上去,挺遗憾
  • 豆友161218233
    2018-01-03读过
  • 凉春也桔子
    2018-01-02读过
    不知所云,作者哪儿来的勇气参赛?
  • 小布熊
    2018-01-02读过
  • 傻菇
    2018-01-01读过
    刚看开头,我还幻想了敢写这个老掉牙的类型,一定是作者有更新颖的悬疑故事。然后…结尾是什么意思?我没看懂。我甚至都觉得应该还没讲完。
  • 萝卜
    2017-12-30读过
    不懂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
  • 始终不必如一
    2017-12-29读过
    只是一个故事,最后也很难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
  • 暂停使用
    2017-12-27读过
    逻辑合理,但故事本身又缺陷,应该考虑如何丰满这个故事,这才是小说最重要的地方
  • 我是分数线
    2017-12-26读过
  • 手机匿名用户
    手机匿名用户
    2017-12-26读过
    情节推进不紧凑,逻辑较合理。悬疑力度不够吸引人。总体还不错。
  • 添色
    2017-12-25读过
    1..重点不是女仆之死,而是以女仆之死为线索,引出沈家一家人加上律师背后的故事,但是个人觉得是否可以稍微深化一下主题,就如同<<雷雨>>一般,可以反映一个家族,一个时代的变化,而不是单纯个人的述说。 2.有伏笔,比如说"现在你平静了,他说了一句奇怪的话。".....但是太快揭露谜底了,没有那种读悬疑小说的刺激感。 3.故事讲述的很清楚,但是每个人太轻易的将心底的丑陋和罪恶直接讲出来了,最近的… (查看全部
  • 狗王
    2017-12-25读过
    1、错别字比较多。2、文笔不是很好,但还成至少能把事情交代清楚。3、对人物的个性刻写够深刻,但是人并不是木雕,感觉上文中角色是贴着各色癫狂性格的行走标签。4、逻辑不严谨。5、各个角色独白方式挺好,问题是哪个正常人会一股脑的把自己做过好的坏的恶心的变态的事情通通吐露出来,如果是通过交谈,试探,逼迫,互相抓各自谈话的漏洞,慢慢浮现出最后的真相,这样会好看很多。6、虽然在文章中描写性可以让文章更真实,… (查看全部
  • 长琴
    2017-12-25读过
    戏剧冲突倒是设计的挺强烈,不过设计的也太随意了完全没法推敲,为了戏剧性而戏剧性。用词也不大讲究,错别字有点多吧。不过“窗外的另一间客厅里,灰色的雪片正寂静无声地从空无一物的天花板上飘落进客厅,落在沈家人的身上,寂静无声。”这个窗户上映出的另一个沈家的场景挺喜欢的。
  • 水手
    2017-12-25读过
    这篇作品分在“生活悬疑组”有点可惜了,应该分在“高中新生组”。 故事是短板,才思是缺陷,硬伤是关键。 然而,文能对题,不能不可谓难能可贵。 梳理一番,不难发现,“女仆之死”,可谓颇有渊源。 古有罗贯中《杨修之死》,今有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中有韩少功《领袖之死》,外有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由此可见,不难发现,作者真正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作者对于世界文… (查看全部
  • 曦语
    2017-12-25读过
    写作手法比较新颖,大多都是独白。但是内容比较空,不是很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