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52134 评价豆瓣读书
¥49.99¥34.99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28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不想在养老院、也不想在医院,而是在自己熟悉的家中、以自己的方式迎来最后的时光——这恐怕是很多人对自己晚年的期许了。

在《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中,上野千鹤子通过对日本的医疗、看护、护理等最新情况的全面调研,分享自己为晚年生活所做的准备,带给读者“一个人在家带着尊严离世可以实现”的信心。在老龄化社会日益临近、独居人口逐渐增多的当下,上野千鹤子的观察和心得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上野千鹤子,日本著名社会学学者、女性主义学者。1948年生于日本富山县,1977年获京都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WAN理事长、立命馆大学特聘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代表作有《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厌女》《近代家庭的形成与终结》《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等。

作品目录

  1. 前言
  2. 第1章 “独自一人”不可以吗?
  3. “独居者”的数量正在以惊人速度增加
  4. 数据显示:“晚年的时候,独居者是最幸福的”
  5. 老两口家庭的生活满意度是最低的
  6. 独居者既不觉得寂寞也不觉得不安
  7. “称心如意的老年生活”需要三个条件
  8. 第2章 对死亡的忌讳已经消失
  9. “大规模去世的社会”已经到来
  10. 死亡的临床情况已经发生改变
  11. 从“在医院去世”转向“在家中去世”
  12. 老人病情突变时应该拨打急救电话吗?
  13. 让子女扛起他们力所能及的负担
  14. 第3章 已经不需要养老机构了
  15. 我不想去养老机构的原因
  16. 服务型老年公寓好吗?
  17. 该把日本列岛搞成“收容所列岛”吗?
  18. 临终关怀的成本:医院>养老院>居家
  19. “在家独自临终”需要花多少钱?
  20. 第4章 “孤独死”并不可怕
  21. 如果你害怕自己“孤独死”后才被发现,那我想对你说……
  22. “孤独死”的定义是什么?
  23. 在守护与监视之间
  24. 死的时候需要有见证人在场吗?
  25. 临终见证情结
  26. 我希望推广“在家独自临终©上野千鹤子”
  27. 第5章 患上认知障碍症要怎么办?
  28. 社会上充斥着容易引起恐慌的言论
  29. “新橙子计划”是“毒橙子”
  30. 你选择被关起来,还是选择吃药?
  31. 寻求“避难所”的家人
  32. 独居的认知障碍症患者心情好的原因
  33. 第6章:迈向一个患上认知障碍症以后依然美好的社会
  34. 你永远不知道谁会患上认知障碍症
  35. 患有认知障碍症的独居老人真的不能居家养老吗?
  36. 患上认知障碍症是自作自受吗?
  37. 社区的作用是“排斥”还是“包容”?
  38. 认知障碍症患者是怎么想怎么感受的——当事人现身说法
  39. 应该委托谁来做“成年人的监护人”?
  40. 以“大家将来都会患上认知障碍症”为前提
  41. 第7章 死亡可以自主决定吗?
  42. “自主决定”停止透析事件
  43. 生前预嘱有必要吗?
  44. 关于安乐死的争论
  45. “一个人如果没有用,就不配活着吗?”
  46. “人生会议”的陷阱
  47. 你可以一直犹豫到最后
  48. 追求安乐死的社会,是临终关怀医疗不发达的社会
  49. 第8章 护理保险危矣!
  50. 独居者可以居家临终吗?
  51. 护理保险是一个“被虐待的孩子”
  52. 走向“护理社会化”
  53. 1.税收与保险相结合
  54. 2.地方分权和行政服务外包
  55. 3.用户与服务商签约(避免与用户发生雇佣关系)
  56. 4.护理援助专员制度的引入(独立于行政管理,但允许其从属于服务提供商)
  57. 5.护理从业人员的资格化、专业化
  58. 6.引入需护理等级认定,确定较高的补贴标准
  59. 7.不给在家护理老人的家属发放现金补贴
  60. 护理保险的预期效果
  61. 1.提高了人们的权利意识
  62. 2.建立了护理服务的准市场
  63. 3.护理工作的有偿化(从女性免费劳动转变为有偿劳动)
  64. 4.家庭护理的实际情况浮出水面
  65. 护理保险的非预期效果
  66. 1.选择养老机构的趋势增强了(“送老人去养老机构就是不孝”的负罪感没有了)
  67. 2.受益者负担原则,抑制了人们使用护理保险
  68. 3.护理保险的使用集中在低廉的服务上
  69. 不许护理保险开倒车!
  70. 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