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生活四十年(上册)

舞台生活四十年(上册)

梅兰芳回忆录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25.00¥12.99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10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全书共分三集,以谈话的形式,将梅家旧事、学艺经过及登台演出、创作等情况娓娓道来,读来有与之围炉夜话、对坐闲谈之感。时间上来说,前两集集中在梅兰芳早年学艺、崭露头角,及1913~1917年间艺术创造实践的历程,对创作时装戏《孽海波澜》《邓霞姑》《一缕麻》等的尝试有较详细的记载;第三集则记述了他从1917~1923年间演出《奇双会》,编演《天女散花》《童女斩蛇》《霸王别姬》等戏的情况,以及同余叔岩合作时期、杨小楼合作时期、承华社时期的艺术活动。本书还述及梅兰芳对唱腔和表演的创造、伴奏乐器的增加和舞台装置的改革,以及观摩前辈或同辈名演员表演的心得等。

书前有著名作家章诒和撰写小序,并邀请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著名旅日学者靳飞先生撰写导读,揭示《舞台生活四十年》成书前后秘闻旧事,讲述冯耿光、吴震修、齐如山等“梅党”领袖的复杂关系,并从历史变革和京剧艺术两个角度分析了《舞台生活四十年》的文化价值。

本书还收入了梅兰芳1956年访日演出的随笔《东游记》,并编写了梅兰芳“生平简易年表”和“传记资料知见录”,作为附录。另,配有高清精修照片60余副,作为插图。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生于北京一个京剧世家。八岁学戏,十岁登台,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于京剧艺术舞台表演之中,在音乐、唱腔、台词、舞蹈、舞美、服饰、化妆乃至理论教学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和实践积累,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抗战中蓄须明志,表现了艺术家崇高的民族气节。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著有《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天女散花》《穆桂英挂帅》等。

作品目录

  1. 序 言
  2. 梅兰芳时代与时代中的梅兰芳
  3. (一)从初出茅庐的黄裳谈起
  4. (二)柯灵与徐铸成揭破谜底
  5. (三)梅兰芳的新社会新形象
  6. (四)《舞台生活四十年》的主要记录者
  7. (五)没有署名的记录者
  8. (六)留在台湾的记录
  9. (七)“梅党”中的流派
  10. (八)梅氏的京剧新传统
  11. 前 记
  12. 编写说明
  13. 第一集
  14. 第一章 远东饭店的谈话
  15. 第二章 梅家旧事
  16. 一 会见了秦家姑母
  17. 二 祖母的回忆
  18. 三 关于四喜班
  19. 四 “焚券”与“赎当”
  20. 第三章 幼年学艺的过程
  21. 一 开蒙老师吴菱仙
  22. 二 开始了舞台生活
  23. 三 杨三绝艺
  24. 四 跷 工
  25. 五 武 工
  26. 六 从路三宝学“醉酒”
  27. 七 看 戏
  28. 第四章 回忆四十年前的剧场
  29. 一 广和楼旧景
  30. 二 幼年的伙伴
  31. 三 骡 车
  32. 四 跑马与赛车
  33. 五 “行戏”
  34. 第五章 一个历史最悠久的科班
  35. 一 富连成的前身——喜连成
  36. 二 富连成
  37. 三 叶春善的办学精神
  38. 第六章 养 鸽
  39. 第七章 重演《金山寺》《断桥》
  40. 第八章 最早的青衣新腔
  41. 一 《玉堂春》
  42. 二 孙春山,胡喜禄,陈宝云
  43. 第九章 多方面的学习
  44. 一 请教过的几位师友
  45. 二 二本《虹霓关》
  46. 三 《汾河湾》
  47. 四 《樊江关》
  48. 五 《儿女英雄传》
  49. 第十章 一个重要的关键
  50. 一 第一次到了上海
  51. 二 杨家堂会
  52. 三 第一天的打泡戏
  53. 四 《穆柯寨》
  54. 五 《枪挑穆天王》
  55. 六 关于上海戏馆的种种
  56. 七 《宇宙锋》
  57. 八 《游园惊梦》
  58. 九 离沪之前
  59. 第十一章 回北京搭班的经过
  60. 一 鞭子巷三条
  61. 二 搭班“翊文社”
  62. 三 赶 场
  63. 四 与谭鑫培合演《四郎探母》
  64. 五 “翊文社”的老伙伴
  65. 第二集
  66. 第一章 时装新戏的初试
  67. 一 《孽海波澜》
  68. 二 戒坛寺
  69. 第二章 第二次到上海
  70. 一 《女起解》
  71. 二 《五花洞》
  72. 三 《贵妃醉酒》
  73. 四 结束了上海的演出
  74. 五 改搭双庆社
  75. 第三章 十八个月中的工作概况
  76. 一 我怎样排新戏
  77. 二 《牢狱鸳鸯》
  78. 三 时装新戏——《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
  79. 四 古装戏的尝试——《嫦娥奔月》
  80. 五 初演红楼戏——《黛玉葬花》
  81. 六 另一位排红楼戏的
  82. 七 回忆南通
  83. 八 台上的“错儿”
  84. 九 牵牛花
  85. 十 《千金一笑》
  86. 十一 昆曲和弋腔的梗概
  87. 十二 《思凡》
  88. 十三 《春香闹学》
  89. 十四 《佳期》《拷红》
  90. 十五 《风筝误》
载入中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