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中国历史

讲述中国历史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现代演进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445 评价豆瓣读书
¥93.99¥58.65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22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从全球范围来解析中国历史的著作,堪称其40年中国史研究集大成之作!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诸多关键性问题,如中西方关系演变、明清两代的政治变革、近代中国对世界的认识、民国时期上海地方史、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等等。通过对一系列历史事件、机构和人物的入微考察,作者对中国的国家功能、社会冲突、现代化转型、民族主义和革命等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和深入阐述,力图展示出中国社会结构和发展轨迹的独特性,重现中国对现代文明的追寻之路。

魏斐德(1937—2006),美国历史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所长、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长。代表作有《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中华帝国的衰落》《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等。

作品目录

  1. 前言
  2. 序言 从世界及比较史的视角读魏斐德文集
  3. 开篇 远航
  4. 第一章 中国与世界
  5. 引言
  6. 世界历史背景下的中国
  7. 中国与17世纪世界的危机
  8. 革命和世界主义——《莫扎特式的历史家:关于约瑟夫·列文森》序言
  9. 小议列文森的官僚体系—君主对立关系主题的发展
  10. 第二章 明清时期
  11. 引言
  12. 明清过渡期——1644年的大顺政权
  13. 明清更替——17世纪的危机抑或轴心突破
  14. 17世纪的浪漫派、节义派与殉道派
  15. 自主的代价——知识分子与明清政治
  16. 中国明清时代公共领域的界限
  17. 盛清:1683—1839
  18. 第三章 晚清与近代中国
  19. 引言
  20. 广州贸易和鸦片战争
  21. 中华帝国晚期的地方治理之演进
  22. 清征服江南时期的地方观念和忠君思想——江阴悲剧
  23. 广东的秘密会社
  24.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上海
  25. 引言
  26. 抗战时期的政治恐怖主义
  27. 汉奸——战时上海的通敌与锄奸活动
  28. 战时上海的走私
  29. 美国警察顾问与中国国民党特工(1930—1937)
  30. 关于南京政府的修正观念——儒家法西斯主义
  31. 第五章 关于中国史学
  32. 引言
  33. 反思清朝——西方关于帝国晚期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
  34. 关于中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35. 跨国界的比较性研究
  36. 中国历史档案新近解密
  37. 关于中国档案和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38. 第六章 国家与现代化
  39. 引言
  40. 历史变化的模式——1839—1989年中国的国家与社会
  41. 朱瑞对澳门的占领与中国对近代早期帝国主义的回应
  42. 关于认同与国家形成的反思
  43. 第七章 民族与革命
  44. 引言
  45. 清末与近代中国的市民社会
  46. 现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探寻
  47. 结篇 讲述中国历史
  48. 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