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正常

谁都不正常

文化、偏见与精神疾病的污名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9180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文化创造了“正常”这个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被排斥到社会之外,成为“不正常”的代表。精神疾病生动地诠释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我们谈到精神疾病时,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疾病,同时我们的社会又将精神疾病塑造成一种人格和道德上的缺陷,这意味着将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等同于社会身份来进行道德评判。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有些神经质,情绪困扰本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偏见的存在,就会明白“谁都不正常,谁都不应该感到羞耻”。精神疾病就像感冒一样,不过是一种疾病罢了。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挑战刻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的这种污名的烙印。从贝瑟莱姆收容院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到战争带来的命运之变,从被割裂的身心到“电痉挛疗法”的魔杖,人类学家罗伊·理查德·格林克汇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们在与精神疾病“污名化”斗争的曲折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遭遇的持久挫折。

罗伊·理查德·格林克,乔治·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和国际事务教授。著有《非洲人类学指南》(合编)、《非洲观点:文化、历史及呈现》(合编)、《奇妙的大脑:重绘孤独症的世界》、《非洲的怀抱:科林·M.特恩布尔的一生》、《朝鲜半岛的未来:统一与未终结的战争》、《雨林中的房子:中非农民和采集者的种族与不平等》。

译者:韦凌,首都师范大学英美文学学士,德国波恩大学美国学硕士,汉堡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从事英汉、德汉口笔译及翻译学教学工作。著有《<红楼梦>诠释学深层分析》《红楼梦——中国经典的复杂建构》。

作品目录

载入中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