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的经济学

鲜活的经济学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237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任何人都能从中抓住经济学脉络,感受到经济学活力的通识读物,作者按照“森霍尔茨—罗斯巴德—博尔丁—萨缪尔斯—图洛克—奥斯特罗姆—拉沃伊—伯格—米塞斯—柯兹纳—哈耶克—布坎南”的顺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了这些经济学大师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导出他们观点的继承、学习、交流、辩论和碰撞,从而为读者呈上经济学的诸多观点、原则和方法论。作者通过对这些经济学大师逐个分析、互相对比,同时结合历史与当下现实对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扬弃,展现出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的特质——钻研学术的精神是“鲜活的”,经济学观点是“有生命力的”,这就是它能为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良方的原因所在。作者在陈述的过程中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主线经济学”,作者认为,经济学研究应当强调过程和规则(而不是结果),贴近现实与市场(而不是模型和假设)。

作者希望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并发现经济学朝气蓬勃,永远饱含生命力的一面,而不再认为经济学是一门沉闷的科学。

作者:[美]彼得·J.贝奇,译者:吴荻枫,熊越

作品目录

  1. 著名经济学家盛赞《鲜活的经济学》
  2. 序言
  3. 前言 经济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4. 导读 经济学的新视野
  5. 第一部分 经济学与教育
  6. 经济学教育的任务
  7. 奥地利学派贴合实际的经济学教学
  8. 自发秩序下,诞生于大众的经济学如何服务大众
  9. 第二部分 经济学大师课
  10. 第一课——汉斯·森霍尔茨:追求现实世界中的相关性
  11. 第二课——穆瑞·罗斯巴德: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2. 第三课——肯尼思·博尔丁:以主观主义精神审视市场
  13. 第四课——沃伦·萨缪尔斯:让“政治”回归政治经济学
  14. 第五课——戈登·图洛克:最大化利己主义的行为与市场竞争的力量
  15. 第六课——奥斯特罗姆夫妇:方法论个人主义和经济学思维方式
  16. 第七课——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产生合作、避免冲突的自治规则
  17. 第八课——唐·拉沃伊:读者与作者要实现视野融合
  18. 第九课——彼得·伯格:以人文主义的视角,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视角看待经济人
  19. 第十课——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分析性叙事方法
  20. 第十一课——伊斯雷尔·柯兹纳:变化与企业家的行动应被纳入经济学理论的核心范畴
  21. 第十二课——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标识
  22. 第十三课——詹姆斯·布坎南:古典传统对形式主义的抵制
  23. 第三部分 经济学与生活
  24. 经济学错在哪里
  25. 人如机器
  26. 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局限
  27. 高级祭司和低级哲学家
  28. 第四部分 结论
  29. 如何教经济学以及为什么教经济学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