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交流两千年

中日交流两千年

汗青堂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8161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总结概述了中国与日本两国自汉代开始的交流史。全书按时代和标志性事件或人物划分章节,全面展现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将中日两千年互动中的交流、融合、挑战、动荡浓缩于薄薄的书页之中。在叙述之余,作者还严谨地考证了几个学术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包括邪马台国在哪里、倭五王是谁、国书事件真相等。

作者:

藤家礼之助,日本著名中国史学者,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凭借《汉三国两晋南朝的田制和税制》取得博士学位,历任东海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教授,1998年作为名誉教授退休,六朝史专家。

译者:

章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曾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讲师。在《世界历史》《古代文明》《历史教学问题》《军事历史》《外国问题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作品目录

  1. 前言
  2. (修订版)前言
  3. 第一章 邦交的开始——倭王与金印
  4. 派往乐浪郡的使者
  5. 《后汉书·倭传》
  6. 金印的发现
  7. 国王师升等
  8. 第二章 邪马台国——魏使与女王
  9. 《魏志·倭人传》
  10. 九州说与关西说
  11. 对榎说的疑问及山尾说
  12. 中国人的地理感觉
  13. 向统一国家发展的过程
  14. 对松本说的异议
  15. 卑弥呼的目的
  16. 卑弥呼以后
  17. 第三章 倭五王——跨越万里
  18. 朝鲜半岛上的角逐
  19. 中国的状况
  20. 倭五王的遣使
  21. 关于倭五王的推断
  22. 应神说的再研讨
  23. 要求除正的意义
  24. 为何一边倒向南朝
  25. 第四章 日出处天子——新兴国家的意志
  26. 空白的六世纪
  27. “阿每”“多利思比孤”
  28. 国书事件
  29. 遣隋使的目的
  30. 交通路线
  31. 四批遣隋使
  32. 第五章 遣唐使——异国之土
  33. 遣唐使一览表
  34. 初期
  35. 盛期
  36. 末期
  37. 三条路线
  38. 阿倍仲麻吕
  39. 圆仁、圆珍、圆载
  40. 鉴真
  41. 第六章 入宋僧——蝼蚁的憧憬
  42. 废止遣唐使以后
  43. 从唐末到宋
  44. 五代时期的交流
  45. 与宋的交流
  46. 变化的萌芽
  47. 入宋僧
  48. 第七章 蒙古来袭——夷狄之间的战争
  49. 从北宋到南宋
  50. 与南宋的贸易
  51. 禅僧的交流
  52. 蒙古的兴起
  53. 文永、弘安之役
  54. 和平的交流
  55. 第八章 倭寇与勘合船——中日联合的冒险
  56. 倭寇的开端
  57. 从元到明
  58. 明日交涉
  59. 勘合船
  60. 入明僧
  61. 倭寇
  62. 文禄、庆长之役
  63. 第九章 郑成功父子——唇齿之谊
  64. 从明到清
  65. 郑成功父子
  66. 郑氏家族向日本乞师
  67. 其他乞师
  68. 唇齿之谊
  69. 长崎贸易
  70. 唐人坊
  71. 渡日僧等
  72. 第十章 最后的决裂——王道与霸道
  73. 日本与近代中国
  74. 清日战争
  75. 留日学生
  76. 中国与日本志士
  77. “二十一条”
  78. 最糟的岁月
  79. 架桥的人们
  80. 王道与霸道
  81. 译后记
  82. 出版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