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变奏

城乡变奏

漫说文化丛书·续编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936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近四十年来中国城市与乡村所经历的变革,也许超过历史上任何国家的任何时代,本书选录的43篇散文,不过是这个大时代的一个小小面影,但已足以窥见这一历程所包含的历史内容之丰富与复杂。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写出了时代洪流之中人的情感与命运。归根结底,城市与乡村都是为人而存在的,而文学亦不止于文字之美。

全书共分为四辑,“城市记忆”一辑提示出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历史遗产和现实需要之间关系的问题。“城市之美”一辑从不同层面呈现出当代中国城市的多彩风姿。进入新时期以来,以乡土为题材的散文呈现出了新的特色。从“我的故乡”一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寻根文学”潮流的影响下,许多作家开始调整居高临下的启蒙视角,转而从乡村世界中发掘那些长期被忽视的民族文化传统,作为自己创作灵感的源泉。“乡愁何处”一辑则着重描写了当代乡村的困境,即伴随着城市化的急剧发展,乡村的破败和空心化正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研究领域有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中国小说史、中国散文史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大学何为》《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等著作三十余种。

季剑青,1979年生,安徽肥东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主要从事民国北京都市文化和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思想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编有《传灯:当代学术师承录》(与张春田合编)、《北平味儿》,译著有《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赵元任早年自传》。在《文学评论》《近代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读书》等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数十篇。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