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运兴变(全二册)

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运兴变(全二册)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孙宝教授以新著《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运兴变》见示,并嘱序。闲尝谓治学之道与著述之道,容稍异其趣。治学之道在于培根固本,得其体系,提纲挈领,成某学之专家。如张之洞“由小学入经学”云云,乃治经学之道也。至于著述之道,旨在推陈出新,成一家言,王鸣盛谓《资治通鉴》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是也。太史公已作《史记》,司马温公已作《通鉴》,后学不可不读之,然而不可复作之。斯可见治学之道与著述之道之异趣也。张之洞《书目答问》特附《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用意不可谓不深。清人善于著述者,有顾炎武、朱彝尊、王士稹、钱大昕、王念孙、阮元、俞樾、王先谦等;近人则梁启超、章太炎、陈垣、高亨、王仲荦、钱锺书等。所谓能写,写而能传,于培根固本之外,别有玄机,谓之著述之道可也。孙君治六朝文学有年,其着力处在南北朝“两史八书”、《通典》《通鉴》、严辑《全文》、逯辑《全诗》,可谓强基固本;而专意讨论,则曰“儒学与文学互动关系”,曰“选官与文运兴变”。于著述之道,察其精微,宜乎造述不辍,新见迭出,而绳贯珠联,自成体系也。君既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以2010年12月来山东大学文学院从余游,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1月出站,出站报告《宋齐儒学复振与文学互动关系研究》,以取材宏富,分析深细,立论扎实,多有开拓,为专家赞许。忽忽近十载,书信往还,喜其学业日进,而见解日广。

孙宝,山东淄博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威斯康星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汉魏晋南北朝儒学、官制与文学互动研究。在《文学遗产》《文史哲》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点校、整理《严可均集》《仪礼集说》《徐有贞集》等多种。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