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

秦汉史

理解秦汉之变,读懂中国历史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9.522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理解秦汉之变,读懂中国历史

焚书坑儒:政治如何影响思想文化?

王莽代汉:社会思潮如何影响政治?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的经典讲义。

◎吕思勉《秦汉史》可以算是入门读物,为其眼光较近,分析较主观,于秦汉之史实虽有涉及,于秦汉之制度建构的内在思想所论多阙。钱穆《秦汉史》可以作为进阶读物,为其考证精当,议论周翔,上下贯通,多有发明。

◎内容重点突出而详实,言人所不能言。学术方面,有秦汉博士制度承变、家言与官学之兴替、秦焚书与汉推崇五经之地位、王莽新朝代汉的文化思想依据;政治方面,封建与郡县制度的曲折递变、朝廷对匈奴的民族政策、汉武帝重农轻商的经济政策。而学术、政治两方面始终都是从经济民生与下层社会实际状况着眼,尤有巨眼卓识,是其精义所在。

本书为作者于1931年所撰写之讲义,上自秦人一统之局,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作为一代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秉其一贯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史学要旨,秦汉两代学术、政治及社会经济三者会通而观,明通变,知是非,指呈中国历史上这一巨变而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诚如作者所言:“学者就吾所讲,退而循诵马班两史,庶有窥乎秦汉两代史迹之大概。即有精治马班原史,涉猎吾书,亦足供讨论钻研之一助。”作为钱先生壮年力作,新见迭出,议论畅达,体裁尤为创新。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七岁入私塾。曾就读常州府中学堂、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后,辗转任教于无锡、厦门、苏州等地小学、中学,并励志苦读,精研学问。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问世,为学界推重,转入大学执教。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书院。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一生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后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甲乙丙三编,凡一千七百万字。

作品目录

载入中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