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雅中国史八讲

新雅中国史八讲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通识课程讲稿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0407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孙庆伟、侯旭东、阎步克、张国刚、邓小南、姚大力、刘志伟和杨念群等八位学者,依次对中国大的历史时期与核心王朝的发展进程和时代特点进行综括性的脉络梳理和问题分析。每一时段的解析视角和关注点各不相同,或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或侧重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每位作者对各自领域都有多年的研究积累,本书既呈现了不同作者的研究特色和讲课风格,又贯穿了中国大历史的总体进程和当下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实为普通读者了解或研读中国史不可多得的高端通识读本。

甘阳,杭州人,知青出身,现任清华大学新雅讲席教授,新雅书院院长,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创院院长,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创院总监。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

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先后从事东晋南朝经济史、北朝民众佛教信仰与乡村社会研究。近年关注文书类简牍,并致力于探索汉魏六朝的国家形态与统治机制。出版论著数部,论文七十余篇。

作品目录

  1. 《新雅中国史八讲》缘起
  2. “阅读中国文明”
  3. 第一讲 从黄帝到大禹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4. 一 “满天星斗”与“多元一体”
  5. 二 黄帝时代与最早的中国
  6. 三 何以中原
  7. 四 禹之初兴与夏之崛起
  8. 五 何处寻找夏文化
  9. 推荐阅读
  10. 第二讲 奠基时代:秦汉
  11. 一 如何看待秦汉时代?
  12. 二 秦国统一的秘密
  13. 三 秦始皇每天累不累?
  14. 四 制造“农民”:帝国的舞台谁来撑?
  15. 五 庞大帝国何以长存
  16. 六 儒生的崛起:得君行道路漫漫
  17. 七 天朝体制的双刃剑
  18. 注释
  19. 推荐阅读
  20. 第三讲 变态与回归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历程
  21. 一 周秦汉的“世家”
  22. 二 魏晋南北朝士族政治
  23. 三 从“变态”到“回归”
  24. 四 历史分期问题与两千年一贯制
  25. 推荐阅读
  26. 第四讲 时代变奏大唐的鼎盛与衰颓
  27. 一 大唐何以称“鼎盛”
  28. 二 “唐风”:从“天可汗”说起
  29. 三 唐前期:鼎盛与危机
  30. 四 唐后期:改革与困境
  31. 五 结语
  32. 推荐阅读
  33. 第五讲 转型时代两宋政治文化
  34. 一 概述:时间·空间·基本认识
  35. 二 “立纪纲”“召和气”:相对开明的国策基调
  36. 三 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
  37. 四 小结:宋朝历史再认识
  38. 推荐阅读
  39. 第六讲 “大中国”的诞生元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定位
  40. 一 从蒙古帝国到元王朝
  41. 二 元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42. 三 空前繁荣的跨地域文化交流
  43. 四 汉文明在元时期
  44. 五 文天祥与中国传统时代的国家观念
  45. 推荐阅读
  46. 第七讲 白银与明代国家转型
  47. 一 明太祖建立的国家财政体制
  48. 二 洪武体制的危机与一条鞭法改革
  49. 三 白银进入王朝国家运作体制
  50. 四 白银驱动的国家转型
  51. 结 语
  52. 推荐阅读
  53. 第八讲 “大一统”的命运从“康乾盛世”到“晚清变革”
  54. 一 清朝有别于前朝的四个特点
  55. “大一统”的真正实现
  56. 清朝的“二元正统性”
  57. 什么是“八旗制度”
  58. 军机处的设置与密折制度的形成
  59. 清朝遭遇前所未有的西方挑战
  60. 二 如何评价“康乾盛世”
  61. “西师”与“南巡”的意义
  62. 经济发展与人口政策
  63. 大型文化工程的实施及其成败得失
  64. 盛世中流露出的衰败阴影
  65. 三 晚清变革
  66. 晚清变革的几条线索
  67. 晚清新政为什么是戊戌变革的延续?
  68. 立宪派与革命党的论争真是水火不容的吗?
  69. 晚清变革的几点教训
  70. 四 回应“新清史”
  71. 推荐阅读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