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图书官修史

明代图书官修史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本书探讨明代官修图书的组织机构、预修人员、成就及代表性成果的成书经过,总结明代官修图书的特点,揭示其在中国图书编撰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明一代,图书出版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私刻坊刻备受关注,本书聚焦官修图书,是对相关研究的有益补充。

霍艳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档案学会和山东省档案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档案学、古代档案史、图书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先后主持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人才引进与培养类专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并承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一项。多次荣获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山东省档案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作品目录

  1. 导论
  2. 第一章 明代官方修书的历史背景
  3. 第一节 明代的政治
  4. 一、中央集权加强
  5. 二、科举取士制度
  6. 第二节 明代的经济
  7. 一、明前期经济复苏繁荣
  8. 二、造纸术和印刷业的发展
  9. 第三节 明代的文化
  10. 一、儒学教育
  11. 二、佛教和道教
  12. 三、官府藏书
  13. 第二章 明代中央官修机构
  14. 第一节 中央图书修纂机构
  15. 一、翰林院
  16. 二、内阁和宦官
  17. 三、史馆
  18. 四、詹事府及左右春坊、司经局
  19. 五、中央其他职能部门
  20. 第二节 中央官修机构的特点
  21. 一、修书无专官
  22. 二、丰厚的物质供应和封赏
  23. 第三章 明代中央官修书编年
  24. 第一节 明朝前期官修书
  25. 一、太祖及建文两朝官修书
  26. 二、成祖朝官修书
  27. 三、仁宗、宣宗、英宗(含代宗)朝官修书
  28. 第二节 明朝中期官修书
  29. 一、宪宗、孝宗、武宗三朝官修书
  30. 二、世宗朝官修书
  31. 第三节 明朝后期官修书
  32. 一、穆宗、神宗两朝官修书
  33. 二、熹宗、思宗两朝官修书
  34. 第四章 中央官修图书编撰过程解析
  35. 第一节 官修史类图书
  36. 一、官修《元史》
  37. 二、官修国史
  38. 三、官修实录和宝训
  39. 四、官修杂史
  40. 五、官修刑法
  41. 六、官修故事
  42. 七、官修总志
  43. 八、其他官修史书
  44. 第二节 官修子类、经类和集类图书
  45. 一、官修子类图书
  46. 二、官修经类图书
  47. 三、官修集类图书
  48. 第五章 明代地方政府和藩王的官修活动
  49.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官修活动
  50. 一、地方政府与地方志的编修
  51. 二、明代官修方志个案
  52. 第二节 各地藩王的官修活动
  53. 一、明代建藩情况及藩王官修成就
  54. 二、藩王著作编撰过程探析
  55. 第六章 结论
  56. 第一节 明代官修的特点
  57. 一、编辑活动与政治活动联系紧密
  58. 二、资治是明代官修图书的指导思想
  59. 三、编辑形式更加完善
  60. 第二节 明代官修图书在中国编撰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61. 一、对官修传统的延续
  62. 二、对当朝私撰及清朝官修的影响
  63. 附录 地方政府官修方志编年
  64. 主要参考文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