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鲁世界史

尼赫鲁世界史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2227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印度国父尼赫鲁是创造历史的伟人,但你可能不知道,他也是一位书写历史的伟人。1931年起,一段为时三年的牢狱生活给了尼赫鲁回顾世界历史、反思人类文明的机会,促使他写就了一部世界通史的鸿篇巨制。《尼赫鲁世界史》精选了尼赫鲁这部分著述中比较重要、精彩的历史篇章。从文明建立之初到20世纪,跨越5000年人类文明史,尼赫鲁站在寻常历史学家难以企及的高度,重新审视了希腊、罗马、波斯、印度、中国、阿拉伯、土耳其、西欧、俄国、美国等伟大文明的历史命运;从亚历山大大帝、阿育王到成吉思汗、拿破仑,再到列宁、甘地、凯末尔,尼赫鲁拨开众多伟人身上的历史光环,中肯地评析了他们的功过得失。这是一曲文明兴衰的咏叹调,一部人类理想与艰辛的沉思录。尼赫鲁会向你讲述现代世界从何而来,与你一同探究文明盛衰的原因;也会与你、与过去的人们一道,或者为文明的成就而欢欣庆祝,或者为悲剧与恶行而扼腕叹息。发展与繁荣何时可以不建立在一部分人的痛苦之上?究竟什么是值得为之奋斗的公正、幸福与自由?我们的世界将何去何从?……尼赫鲁书写着世界的过去,思考着人类的未来。在《尼赫鲁世界史》中,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位积极的思考者和卓越的领导者所达到思想高度。相较于尼赫鲁作为历史作家的博学和作为政治领袖的胸怀,他作为散文家的才华也毫不逊色。故事与反思的交织,理智与情感的交融,思想与艺术的精致,战争与革命的雄浑,一位伟人胸中广阔的山河与岁月将在你面前徐徐展开。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1889—1964),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1947—1964),印度现代民族国家的缔造者。尼赫鲁诞生在印度一个婆罗门贵族家庭,从16岁起在英国哈罗公学度过了中学时代,两年后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21岁时又进入伦敦法学院攻读法律。毕业后,他投身于印度民族解放斗争,参加过甘地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继承了甘地的衣钵,逐渐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从1921年至1945年,他先后9次入狱,在狱中撰写了《自传》《尼赫鲁世界史》和《印度的发现》等重要著作,直到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后,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任总理。他在任期间,曾于1954年访问过中国,并与周恩来总理共同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印两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和构建和平的国际环境做出了努力。尼赫鲁常被称为“博学的尼赫鲁”,在历史、政治思想、生物学、诗歌、戏剧等领域有广泛爱好。他曾谦虚地说:“我在很多事情上都只是爱好者。”看看《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知识广博、思想深刻、著名诗文信手拈来,就知道尼赫鲁之博学所言不虚。

梁本彬(主要译者),重庆市翻译家协会会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翻译教师,长期致力于人文类图书翻译,出版译著数十本,包括《第三帝国》《法国外籍兵团》《激战时刻》《坚不可摧》等。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