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近代史讲义

英国近代史讲义

历史学堂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352 评价豆瓣读书
¥48.99¥29.39
电子书6折特价截止至:2024-06-20 00: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都市化、晚婚浪潮、城乡差异、福利社会、阶层流动……近代英国是如何影响今日世界?

★火爆日本的西洋史泰斗课堂讲义全公开,一起走进“有温度”的英国近代史!

世界上最初的工业化为什么发生在英国?

曾经辉煌的英国为什么会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一个充斥罢工和失业的国家?

撒切尔改革为“日不落帝国”带来新的“日出”了吗?

“英国衰退论”缘何而起?“发展停滞”的社会如何面对未来?

本书是日本历史学家川北稔撰写的英国近代史入门作。有别于以事件年表为脉络的传统写作手法,本书从民众生活的角度切入,融合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不同视角,考察了不断扩大的世界体系下英国近代都市面貌的变迁与今日全球化社会的相关性。在探索“英国为什么取得成功”的同时,也着重分析了“英国为什么衰退”的问题,并将其与日本经济发展停滞的“失去的二十年”相比较,指出人们心理上的“衰退感”和实质的“衰退”并非一回事,重新审视了执着于“经济增长神话”背后的心理偏执。

川北稔,1940年生于日本大阪,历史学者。曾任大阪大学文学部教授、京都产业大学文化学部客座教授、佛教大学特聘教授。现为大阪大学名誉教授。

主要著作有《工业化的历史前提——帝国与士绅》(岩波书店)、《弄潮者们的英国史——从骑士之国到绅士之国》(平凡社)、《民众的大英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岩波现代文库)、《砂糖的世界史》(岩波青少年新书)、《美国是谁的?——威尔士亲王马多克的神话》(NTT出版)等。

译者:何睦,1981年生。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现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协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著有《象牙塔与摩登都市:近代天津的大学成长与城市发展》(2021)、《近现代日本文化史》(合著,2011)、《一本书读懂欧洲史》(合著,2018);译著《不安的演奏》(2017)、《英国史十讲》(2021)等。

作品目录

  1. 前言 历史学已经结束了吗
  2. 不需要世界史了吗?
  3. 遭遇危机的历史学
  4. 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与英国衰退论
  5. 直面现实的历史——本书的立场
  6. 英国经济的“勃兴”与“衰退”
  7. 第一章 城市生活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历史的视角
  8. 你知道童谣《红蜻蜓》吗
  9. 戴欧斯现象——近现代城市研究的开端
  10. “城市”与“都会”——作为匿名社会的“都会”
  11. 家庭与生命周期
  12. 近世英国家庭的特征
  13. 晚婚的社会——英国不可能发生“十五的‘阿姊’要出嫁”
  14. 为什么《济贫法》是必需的——福利国家的渊源
  15. 涌向首都伦敦的年轻人
  16. 何谓绅士、淑女阶层
  17. “在伦敦,人们是以衣取人的”
  18. 注重外表的时代
  19. 时尚的缘起
  20. 不敌经济不振的《禁奢法》
  21. 由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
  22. 近世城市的地位
  23. 城市上流社会的社交
  24. “社交季”的经济意义
  25. “都会”和“乡村”
  26. 近世城市诸类型
  27. 各个时期的新城
  28. “快乐、美丽”的近世城市
  29.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30. 第二章 “增长偏执”的起源
  31. 作为现代病的“增长偏执”
  32. 午睡与加班选择哪个
  33. 主权国家间的经济竞争
  34. 欧洲的对外扩张
  35. 博物学与政治算术——近世之学
  36. 伦敦是个什么地方
  37. “政治算术”的建立
  38. 格雷戈里·金的英国——贫民社会
  39. “英国的人口正在减少”——人口论争
  40. 时间序列统计的出现
  41. 政治算术带来的影响
  42. 第三章 英国与欧洲世界体系的扩张
  43. 迥异于中世纪和近代的时代
  44. 近世人的构想——领土、时间和国力
  45. 地球是归属于谁的——领土权问题
  46. “先立旗者得胜”
  47. 膨胀的欧洲世界体系,收缩的中国
  48. 关西方言为何不会消失——世界体系论的逻辑
  49. 砂糖和烟草
  50. 从某物看世界体系
  51. 英国成为“帝国”的意义
  52. 使用虚构设定的经济史
  53. 保留殖民地的社会意义
  54. 作为绅士统治安全阀的殖民地
  55. 绅士统治的稳定装置
  56. 帝国统治的遗产——英语的经济价值
  57. 第四章 世界最初的工业化——为什么发生在英国?
  58. 从需求看工业革命
  59. 善于市场营销的东印度公司
  60. 作为进口替代过程的工业革命
  61. 埃里克·威廉姆斯的论题
  62. 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
  63. 不支持制造业的伦敦城——英国经济结构的双重性
  64. 依托合伙人制筹集的创业资金
  65. 社会间接资本问题
  66. 私法之下的世界
  67. 《呼啸山庄》中的婚姻——财产继承制
  68. 成为发展福利国家铺路石的工业革命研究
  69. 与新自由主义交织的工业革命论
  70. 没有结果的论争
  71. 实际工资可以计算吗
  72. 购买者是谁——需求的问题
  73. 女性和儿童的雇佣
  74. 家庭的变迁
  75. 衣服是在哪做的——伦敦的工业革命
  76. 出现在港口的贫民窟
  77. 戴欧斯的贫民窟研究——修筑铁路的贫民窟
  78. 移民与贫民窟
  79. 美国与德国的崛起——第二次工业革命
  80. 第五章 英国衰退论——太阳又升起来了吗?
  81. “德国的威胁”
  82. 迈向福利国家之路
  83. 衰退论的正式出现
  84. 苏伊士撤退——“国际存在”收缩的开始
  85. 帝国扩张过度了吗——双重结构
  86. “过早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
  87. “过早的工业革命”
  88. 《英国产业精神的衰退》——衰退论的顶峰
  89. 《未曾衰退的大英帝国》——鲁宾斯坦对维纳的批判
  90. 什么是撒切尔改革
  91. 衰退不过是幻觉吗
  92. “衰退感”
  93. 历史上的“衰退”是什么
  94. 英国是否出现过衰退——基础数据
  95. 结语 近代世界的历史形象
  96. “乡下”与“都会”的问题
  97. 世界上最初的工业化为什么发生在英国
  98. 工业革命的故乡与“英国病”
  99.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100. 向有进一步学习意愿的人士推荐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