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感觉我能懂

你的感觉我能懂

用共情的力量理解他人,疗愈自己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628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共情是一种需要通过练习培养的能力。临床心理学家海伦·里斯博士发现,医院里医生对病人共情的缺失极大地妨碍了治疗的效果。鉴于此,她开发了E.M.P.A.T.H.Y.七要素共情训练法,用来培训医生提升共情能力,有效提升了医生的治疗效果。

在本书中,里斯博士将这一套有效的方法推广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她总结了关于共情的新神经科学研究,并基于研究发现和多年的培训实践,全面讨论了在职场、家庭、学校教育以及网络社交媒体中,如何通过培养并践行共情,实现巨大的改变,让工作更高效,关系更亲密,育儿更有力量,也让社会更和谐美好。

“你的感觉我能懂”的“你”不仅仅指他人,我们还需要学会对自己共情,书中也介绍了关怀、疗愈自己的方法。

作者:

海伦·里斯(Helen Riess),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临床副教授,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共情和关系科学项目主任。她是Empathetics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该公司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机构提供共情培训和教育。她发表了多篇关于神经科学和共情实践的论文,《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美国医学会杂志》等媒体对她的工作进行过报道。

莉斯·内伯伦特(Liz Neporent),健康和医学领域获奖记者,现任Medscape/WebMD的执行编辑。她撰写或参与撰写了超过15本关于身心健康的图书。

译者:

何伟,中山大学心理学博士,目前在广州体育学院任职。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儿童发展、锻炼与心理健康等方面。除了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还长期致力于学术文献的翻译和传播,将相关领域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作品目录

  1. 推荐序
  2. 前言 为什么共情
  3. 第一部分 深入剖析共情
  4. 第1章 我们共通的心智能力
  5. 什么是共情
  6. 共情与同情
  7. 第2章 共情的三个部分
  8. 情绪共情
  9. 认知共情
  10. 共情关怀
  11. 第3章 何时共情?何时无法共情?
  12. 神经影像学的新发现
  13. 共情的触发器
  14. 共情疲劳和共情伪装
  15. 共情的障碍
  16. 第4章 共情的七要素E.M.P.A.T.H.Y.
  17. E代表眼神接触
  18. M代表面部表情的肌肉
  19. P代表姿势
  20. A代表感情
  21. T代表语调
  22. H代表倾听整个人
  23. Y代表你的回应
  24. 为什么E.M.P.A.T.H.Y.很重要
  25. 第5章 扩大共情圈
  26. 内群体与外群体
  27. 波纹效应
  28. 无中生有的区隔
  29. 第二部分 共情重塑生活
  30. 第6章 育儿中的共情
  31. 共情能力是怎样发展的
  32. 父母对孩子的镜像回应
  33. 共情的榜样
  34. 双倍体验
  35. 处在岔路口的共情
  36. 称职可能就是“足够好”
  37. 第7章 学校教育中的共情
  38. “审问式教学”的问题
  39. 利用社会脑
  40. 课堂中的E.M.P.A.T.H.Y.
  41. 教育的未来
  42. 用共情培养孩子:ABC原则
  43. 第8章 数字时代的共情
  44. 肤浅的共情
  45. 不断变化的大脑
  46. 是什么驱动了网络喷子
  47. 一图抵万言
  48. 第9章 共情、艺术和文学
  49. 共情与艺术的科学
  50. 艺术如何促进共情
  51. 艺术激发共情的证据
  52.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53. 把从艺术中学到的带入现实生活
  54. 共情七要素与艺术
  55. 第10章 共情领导力
  56. 共情领导力的神经基础
  57. 共情、依恋理论和领导力
  58. 共情指数
  59. 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中共情的缺失与偏离
  60. E.M.P.A.T.H.Y.在领导力方面的应用
  61. 第11章 深入唤醒对更多人的共情
  62. 假如我和你一样疲惫而贫穷
  63. 精神病患者
  64. 物质使用障碍
  65. 性少数群体
  66. 自闭症和共情
  67. 找到E.M.P.A.T.H.Y.
  68. 感受在我们之间的怪物
  69. 第12章 自我共情
  70. 理解自我共情
  71. 雨滴效应
  72. 超越脑中的喋喋不休
  73. 我们要何去何从
  74. 致谢
  75. 参考文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