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屈的历险:布勒东访谈录
法兰西文艺访谈录Agora
作品简介
“我也来自这些荒野,它们常把我撕裂,但我爱它们在我心头维系的磷火之光。
既然这道光抵达了我,我就尽我所能地把它传递出去:
我自豪地想着,它还没有熄灭。在我眼中,关键在于把握我的机会,不辜负人类的历险。”
安德烈·布勒东,法国诗人、作家、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引领强调梦境、潜意识和原始冲动的艺术创作思潮,以颠覆性的诗歌语言直面“人类精神的迷乱”,对后世的文学及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本书是国内出版的首部布勒东访谈录,收录布勒东1952年应记者之邀,为法国广播电台录制的十六期访谈文稿。在其中,布勒东漫谈个人过往与经历,回溯言与词的游戏、解放无意识的运动、破碎语句拼贴的梦境,谈及对先锋派诗人及艺术家的看法,讲述流动成一场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历险。献出“一份证词,用以重温超现实主义的燃烧岁月”。
安德烈·布勒东,法国超现实主义创始人、理论家,诗人、小说家,著述甚丰。作为理论家,他于1924年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同年成立“超现实主义研究会”后,主持出版《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1928年发表论文《超现实主义与绘画》,1930年发表《超现实主第二宣言》,并创办一份新的杂志《为革命服务的超现实主义》,1934年发表《什么是超现实主义?》,1935年发表《超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一书;作为诗人,他于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当铺》,1923年发表诗集《大地之光》,1924年发表诗集《失去的脚印》,1931年发表诗歌《自由的结合》,1932年发表诗集《白头发的手枪》,1937年至1957年发表诗集《疯狂的爱》《诗集》《现行犯罪》《田野的钥匙》《神奇的艺术》等;作为小说家,他于1924年发表小说《可溶解的鱼》,1928年发表小说《娜嘉》,1932年发表小说《连接器》。
布勒东,游弋于言辞,穿越了一个在他之前从未被人发现的想象的空间。——福柯
他们是我真正的、仅有的对话者和守护者。——朱利安·格拉克
安德烈·帕里诺,法国记者、传记作家。
译者:尉光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特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西方文艺理论与法国思想。译有《无尽的谈话》《内在体验》等,编有《对诗歌的反叛:安托南·阿尔托文集》《最后的言者:为了保罗·策兰》。
作品目录
总序 露天广场中的对话
中译序
一 1914年之前——象征主义的余晖——保罗·瓦莱里的声名
二 1914—1918年大战——从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到雅克·瓦谢——兰波的魔力——直面“人类精神的迷乱”
三 布勒东遇见苏波和阿拉贡(“三个火枪手”)——柯罗街的皮埃尔·勒韦尔迪——与伯爵缔约——瓦谢之死——《文学》杂志
四 战后——自动写作:《磁场》——查拉在巴黎——达达的演出活动
五 达达的瓦解——巴雷斯审判——邦雅曼·佩雷——在严格意义的超现实主义的门槛上
六 实验活动——对“第二状态”的系统勘探——罗贝尔·德斯诺斯的本领
七 催眠之暗礁:“危险的风景”——咄咄逼人地重新露面——“替罪羊”:阿纳托尔·法朗士
八 《超现实主义革命》:“必须起草一份新的《人权宣言》”——超现实主义研究所——给阿尔托放权——圣波尔——鲁宴会风波
九 重大疑问:精神解放难道不需要以人类社会的解放为先决条件吗?——迎接共产党
十 内心历险和个体创作与社会规范的较量——以“客观偶然性”为特征的新精神——性欲与有选择的爱——城堡街一瞥
十一 1830百年祭在超现实主义内部的暴力印记——后浪推前浪——《服务于革命的超现实主义》
十二 萨尔瓦多·达利与妄想狂批判活动——两次莫斯科之旅——从《诗歌的贫困》到《连通器》
十三 “作家保卫文化大会”——西班牙内战——惊天冤案:莫斯科审判——超现实主义的国际化
十四 在墨西哥——近看托洛茨基——为了一种独立的革命艺术——1939年的战争与流亡——“美国之音”和《VVV》
十五 几个奢望——在巴黎超现实主义必须挫败各种阴谋阻碍——活力之保证
十六 最后的回顾——幸福?关键是不曾“屈服”——荒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