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文明的转向

隋唐:文明的转向

孙英刚精讲隋唐史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470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完整展现安史之乱全景,详细解读晚唐的藩镇割据。这段时期的主要的特征是唐朝试图中兴与藩镇割据、党派之争、宦官专权交织在一起。

孙英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长聘教授、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古史、佛教史、丝绸之路的研究。出版《神文时代》《犍陀罗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等多部著作,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多次受邀在欧美、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访学和执教。

作品目录

  1. 导言
  2. 第一章 安禄山叛乱的背景
  3. 一、安禄山的崛起
  4. 二、唐朝的军事改革
  5. 三、安禄山起兵
  6. 四、高仙芝、封常清之死
  7. 多说一点
  8. 第二章 安史之乱的全景图
  9. 一、常山:颜真卿《祭侄文稿》因何而写
  10. 二、睢阳:张巡带来的奇迹
  11. 三、潼关:哥舒翰的失误
  12. 四、马嵬驿:李亨的困境
  13. 五、香积寺:唐军收复两京
  14. 多说一点
  15. 第三章 安史之乱结束和秩序的重建
  16. 一、重建天命:肃宗如何跟父亲划清界限
  17. 二、安史集团持续内讧及安史之乱的结束
  18. 三、功盖一代的郭子仪
  19. 四、李光弼和仆固怀恩
  20. 五、代宗和他的权力工具
  21. 六、元载专权
  22. 多说一点
  23. 第四章 思想世界的转折
  24. 一、佛教对唐文明的影响
  25. 二、遣唐使——日本人热衷留学中国的时代
  26. 三、中唐以后中国保守主义兴起和走向内转
  27. 四、韩愈的生命史
  28. 五、古文运动——回归古典的儒家思想运动
  29. 多说一点
  30. 第五章 艰难中的跋涉:德宗朝政治
  31. 一、德宗的改革及挫折
  32. 二、中唐名将的人生轨迹:马璘、浑瑊、李晟
  33. 三、“神仙宰相”李泌
  34. 四、陆贽和韦皋
  35. 多说一点
  36. 第六章 元和中兴
  37. 一、短暂的顺宗朝和二王八司马事件
  38. 二、中唐政治中的宦官俱文珍
  39. 三、宪宗迎来“元和中兴”的契机
  40. 四、魏博军倒向中央和武元衡被刺
  41. 五、平藩之战:李愬雪夜入蔡州
  42. 六、长安城在哪里处决犯人
  43. 多说一点
  44. 第七章 藩镇、宦官、党争——中晚唐的政治生态
  45. 一、宪宗晚年的权力格局及暴死
  46. 二、穆宗销兵与河北复叛——唐朝开启藩镇常态化模式
  47. 三、骄横跋扈的牙兵——藩镇的权力结构
  48. 四、作为皇权延伸的宦官
  49. 五、牛李党争和朝廷分裂
  50. 多说一点
  51. 第八章 从甘露之变到武宗灭佛
  52. 一、甘露之变前夜
  53. 二、以祥瑞之名:甘露之变
  54. 三、唐武宗与会昌中兴
  55. 四、最后的名相——李德裕
  56. 五、武宗灭佛与中国文明的收缩
  57. 多说一点
  58. 第九章 西域形势变迁和归义军
  59. 一、宣宗上台的政治意义
  60. 二、唐中后期的周边局势——内政外交之连环性
  61. 三、安西尚在
  62. 四、张议潮和归义军
  63. 多说一点
  64. 第十章 唐朝覆亡和五代的形势
  65. 一、唐朝走向末路——懿宗的统治和黄巢起义
  66. 二、朱温代唐和五代前期的攻战
  67. 三、契丹的崛起与南方的情形
  68. 四、五代后期的政治、社会形势
  69. 多说一点
  70. 附录一 唐朝皇帝年号表(肃宗至哀帝)
  71. 附录二 安史之乱时间简表
  72. 图录索引
  73. 参考文献
  74. 一、古籍
  75. 二、近人论著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