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不焦虑了

突然就不焦虑了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5113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会被焦虑击中,关于内卷、职场、婚恋、年龄、金钱、容貌、健康……和田医生提出与其痛苦地和焦虑对抗,不如试着接受,焦虑也许不会消失,但我们可以和自己和解。

和田医生结合亲身经历,从精神科医生专业的角度,在书中列举了处理焦虑的10大要素,摆脱焦虑的14种技巧,用平常心过日子的10种方法,以及16个能将焦虑转换为动力的习惯。

和田秀树,被誉为“学习之神”,“日本自我心理学研究第一人”。

在日本,和田秀树的畅销书销量几百万,在中国也有很多知名畅销书,如《高效学习》《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等。198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现任国际医疗福祉大学心理学科教授、川崎幸医院精神科顾问、一桥大学经济学部非常勤讲师、“和田秀树身体与心”医院院长。

作品目录

  1.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事物皆有两面性
  2. 如果只看事物“好的一面”,生活就变得轻松简单了
  3. 电视看得太多反而会不舒服
  4. 越看新闻,越增加焦虑
  5. 为什么会害怕低概率的风险呢?
  6. 是否对低概率的风险感到害怕呢?
  7. 即便焦虑也有可做之事
  8. 只要心存焦虑与不安,现状就不会好转
  9. 卷首语 不要被焦虑带偏了
  10. 第1章 妥善处理焦虑的10大基本要素
  11. 1 使焦虑成为生存动力
  12. 2 越关注,焦虑越逐渐扩大
  13. 3 如果情绪被焦虑掌控,可能导致判断错误
  14. 4 因为钻牛角尖认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而使自己更加难过低落
  15. 5 维持现状不能成为判断基准了吗
  16. 6 焦虑是自由生活方式的产物
  17. 7 休息会给人添麻烦,这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
  18. 8 “和大家一样”真的能让自己安心吗
  19. 9 焦虑大多来源于无知
  20. 10 没必要因未发生的坏结果而纠结于心
  21. 妥善处理焦虑的训练①
  22. 第2章 摆脱焦虑的14种方法
  23. 1 试着预测一下三种可能发生的结果
  24. 2 不要一个人陷入焦虑,试着找人倾诉
  25. 3 自己去搜集真实的信息,切勿随意听信他人
  26. 4 设定止损界限,承担相应风险
  27. 5 懂得用概率来思考
  28. 6 不要局限于一种做法
  29. 7 若是拥有“属事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就可以做到冷静判断了
  30. 8 与电视保持一定距离
  31. 9 致力于自己擅长的事
  32. 10 思考任何事情时都要懂得事物兼具两面性
  33. 11 享受游刃有余地改变最初计划的乐趣
  34. 12 要明白,旁人看你不会看得那么仔细
  35. 13 试着借鉴指南,然后改变自身
  36. 14 失败并非可怕之事
  37. 妥善处理焦虑的训练②
  38. 第3章 以平常心过日子的10种方法
  39. 1 即便有所焦虑,也要敢于行动
  40. 2 既然无法改变,不如就这样接受
  41. 3 不要忽略自己小小的焦虑
  42. 4 珍惜自己的世界,享受一个人的孤独时光
  43. 5 寻找职场以外的容身空间
  44. 6 试着具体写出来
  45. 7 找他人做你的导师
  46. 8 感到疲惫的时候不要勉强自己,适当休息一下吧
  47. 9 接受“焦虑状态的自我”,以自己的真实状态生活
  48. 10 自己寻找有趣的目标
  49. 妥善处理焦虑的训练③
  50. 附录 将焦虑转为动力的16个小习惯
  51. 习惯1 改变“应该是这样的”思维方式
  52. 习惯2 不要被他人的焦虑感染
  53. 习惯3 不过分解读他人的言论
  54. 习惯4 最好与社交网络保持适当的距离
  55. 习惯5 向哲学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56. 习惯6 要有一个能获得表扬的场所
  57. 习惯7 学会自己夸赞自己
  58. 习惯8 要有“不会察言观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觉悟
  59. 习惯9 要有走一步看一步听其自然的想法
  60. 习惯10 试着分散风险,挑战一下
  61. 习惯11 不要盲目相信多数派的方法
  62. 习惯12 要保留足够时间来思考
  63. 习惯13 模仿那些成功的人
  64. 习惯14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焦虑
  65. 习惯15 试着考虑一下做些什么能让焦虑消失
  66. 习惯16 试着询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
  67. 结束语 选择将焦虑转换成动力的生活方式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