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21)

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21)

把脉新能源汽车走势,解析多元化应用场景下车辆运行规律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129.00¥116.10
读书日大促-满减折上折截止至:2025-04-24 00:00:00了解详情
世界在书里,书在你手中|电子书4折满减每满 100 减 60活动详情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本书基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近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实时运行数据,以大数据挖掘为基础手段,从应用场景出发,针对私人乘用车、网约车、出租车、共享租赁车、物流车、公交客车、重型货车市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涵盖了车辆上线率分析、车辆运行特征分析、充电特征分析、故障安全、节能减排等研究内容。相对于2020年度研究报告,本年度新增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续驶里程情况下的车辆运行特征和充电特征分析、燃料电池车辆运行及加氢特征分析、换电运行特征分析、车辆指数评价等行业关注的热点研究内容。本书可供政府部门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研究机构、普通消费者、新能源汽车爱好者参考阅读。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National Big Data Alliance of New Energy Vehicles,简称联盟或NDANEV)是由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互联网应用服务商、科研机构、相关社团组织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联盟秘书处所在地为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联盟正式成立于2017年7月18日,主要发起单位为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一汽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长安大学等。目前联盟会员单位超过200家,其中副理事长单位34家,理事单位43家。

北京亿维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是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在北京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业,主要业务是开展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技术相关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成果转化、技术宣传与推广、成果展览展示。北京亿维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将全面推进大数据挖掘分析、大数据应用模式、大数据标准化研究,统筹整合、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数据资源。

作品目录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21)编委会
  2. 序1
  3. 序2
  4. 前言
  5. 第1章 总报告
  6. 1.1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7. 1.2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运行特征综述
  8. 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9. 第2章 车辆推广应用
  10. 2.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1. 2.2 国家监管平台车辆接入特征分析
  12. 2.3 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情况
  13. 2.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小结及建议
  14. 第3章 车辆运行
  15. 3.1 国家监管平台车辆运行特征展示
  16. 3.2 2020年新能源汽车上线率情况
  17. 3.3 重点细分市场车辆运行特征
  18. 3.4 小结
  19. 第4章 车辆充电
  20. 4.1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1. 4.2 国家监管平台车辆充电特征展示
  22. 4.3 重点细分市场车辆充电特征
  23. 4.4 不同充电场景用户充电行为分析
  24. 4.5 换电模式运行特征分析
  25. 4.6 基于车联网和大数据的科学充电选址方案及典型案例研究
  26. 4.7 车辆充电特征总结及充电设施发展建议
  27. 第5章 动力蓄电池
  28. 5.1 动力蓄电池产业发展概况
  29. 5.2 动力蓄电池溯源管理现状
  30. 5.3 动力蓄电池产业发展小结及展望
  31. 第6章 节能减排
  32. 6.1 百公里能耗分析
  33. 6.2 纯电动汽车节能效果评估
  34. 6.3 纯电动汽车碳减排效果评估
  35. 6.4 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建议
  36. 6.5 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小结
  37. 第7章 故障安全
  38. 7.1 国家监管平台车辆故障现状分析
  39. 7.2 新车故障分析
  40. 7.3 车辆全生命周期故障分析
  41. 7.4 新能源汽车安全情况分析
  42. 7.5 小结
  43. 第8章 评价指数
  44. 8.1 新能源汽车靠谱指数评价体系
  45. 8.2 车辆里程靠谱指数评价
  46. 8.3 车辆能耗稳定性评价
  47. 8.4 电池能量衰减指数评价
  48. 8.5 车辆快充效率评价
  49. 8.6 小结
  50. 第9章 氢燃料电池汽车
  51. 9.1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52. 9.2 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行特征分析
  53. 9.3 氢燃料电池汽车典型区域推广情况
  54. 9.4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小结及建议
  55. 第10章 典型城市应用
  56. 10.1 城市综述
  57. 10.2 北京市应用情况
  58. 10.3 上海市应用情况
  59. 10.4 广州市应用情况
  60. 10.5 深圳市应用情况
  61. 10.6 武汉市应用情况
  62. 10.7 杭州市应用情况
  63. 10.8 天津市应用情况
  64. 10.9 柳州市应用情况
  65. 10.10 佛山市应用情况
  66. 10.11 东北地区应用情况
  67. 第11章 典型案例
  68. 11.1 车载大数据助力新能源公交客车节能降耗
  69. 11.2 保险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0. 11.3 新能源汽车保险产业发展趋势
  71. 11.4 围绕新能源汽车生态领域的保险创新和解决方案
  72. 附录 针对本书中区域和城市级别划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