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好的悖论(增订本)

竹内好的悖论(增订本)

当代学术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9.3110 评价豆瓣读书
¥59.40¥35.64
电子书6折特价截止至:2024-06-20 00: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日本战后思想界领军人物竹内好的思想传记,刻画竹内好一生追索的核心问题——日本社会如何打造健康的文化主体性。

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孙歌的代表作,积十余年之功,新增对竹内好亚洲观、中国认识的讨论,更完整地呈现出竹内好的精神历程。

竹内好,日本鲁迅研究扛鼎之作《鲁迅》的作者、中国文学研究专家、日本战后思想界的领军人物。曾写下《何谓近代》《作为方法的亚洲》等多篇“创造了战后日本的代表性论文”,著名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眼中的“畏友”。

这是一部竹内好的思想传记。对于竹内好而言,中国不是外在的他者,而是其自我否定的内在契机,在这一悖论性层面上,竹内好将中国、将鲁迅视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精神原点,探索日本近代历史中可以转化的精神资源,一次次挑起论战、介入同时代重大问题,推动日本战后社会形成健康的文化主体性。

增订本新增三章近7万字,涉及竹内好对日本亚洲主义与当代中国的认识,更完整地呈现出竹内好的整体思想理路。

孙歌,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政治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中文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台湾人间出版社,2010)、《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三联书店,2011)、《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历史与人:重新思考普遍性问题》(三联书店,2018)、《寻找亚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三联书店,2020)、《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游走在边际》(商务印书馆,2021)等。

作品目录

  1. 作者简介
  2. 当代学术 总序
  3. 三联版序 直视竹内好
  4. 序 思考的习惯
  5. 第一章 遭遇鲁迅
  6. 一 与支那学家的论争
  7. 二 《鲁迅》的诞生
  8. 三 走向绝望,并从绝望出发
  9. 第二章 探寻现代文化政治
  10. 一 竹内好的近代论述:作为世界结构的文学
  11. 二 民族独立的“机能化”问题与文化政治的存在方式
  12. 第三章 战争与历史
  13. 一 历史瞬间的“错误”抉择
  14. 二 非日常性的道德实践:主体进入历史的渴望
  15. 第四章 缠绕在一起的历史与现在
  16. 一 战败体验:战争责任与文明观的摸索
  17. 二 安保运动:战争体验的“现在进行时”
  18. 三 “传统”的悖论:内在否定与重建的政治性
  19. 第五章 作为方法的亚洲
  20. 一 东京审判的历史定位
  21. 二 梅棹假说的效应
  22. 三 “大东亚战争”如何遗产化
  23. 四 竹内好“改写历史”的思考方向
  24. 五 《作为方法的亚洲》
  25. 第六章 追问“亚洲主义”的另类可能性
  26. 一 《亚洲主义》之一:从原型到逻辑
  27. 二 《亚洲主义》之二:左翼的功过问题
  28. 三 关于“学者的责任”
  29. 第七章 寻找“近代”
  30. 一 “近代的超克”座谈会的基本轮廓
  31. 二 竹内好与荒正人的“近代的超克论”
  32. 三 广松涉的《“近代的超克”论》与西尾干二的《国民的历史》
  33. 第八章 世界尚未完结,世界应该变革
  34. 一 从鲁迅到毛泽东
  35. 二 作为方法的根据地
  36. 三 矛盾转化的辩证法与和平革命
  37. 四 又近又远的中国
  38. 五 世界没有完结,让我们发现矛盾吧
  39. 终章 竹内好如何“遗产化”
  40. 参考书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