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身体

会说话的身体

辨体象·明体质·好养生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1971年,英国籍匈牙利裔物理学家嘎伯获得了“诺贝尔”奖。嘎伯的贡献是“全息”的经典概念,其理论最初形成于得奖前的23年问,当时嘎伯等发现波前再现的两步无透镜成像现象,提出了“全息”的概念,从而发明了光学全息术。全息照相的成像方法与传统的照相方法完全不同,它记录的是来自物体光波波前的信息,然后用该信息再现物体的像。它既记录反射光波的强度(振幅),又记录反射光波的相位。传统的照片只能记录物体反射光波的振幅大小,无法记录相位的差别。用激光照射全息图就能够看到极其逼真的三维图像,这得之于全息图记录了波前内的所有信息。当全息照片碎裂成小块儿而每一小块儿碎片又再现时,仍能见到整个物体的图像。也就是说,每一碎片都是整体的缩影,它储存着整体的全部信息。

嘎伯的科研成果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影响波及到了中国的生物学界。我国学者张颖清在研究生物的物体与相对独立部分之间的相关性时发现生物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物的整体相似,它储存着生物整体的信息,是生物整体的相对缩影。这种相关性与全息照片的科学道理相类似,张教授把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全息现象。将生物全息现象移植到笔者的有关望诊等人体的表象探讨之中,便形成了“体象学”的理论框架基础。

作者:宋子成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