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修道院

巴马修道院

司汤达代表作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我的生活还从未像现在这样幸福过!……我竟然在监狱里得到了幸福,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主人公法布里斯英俊单纯,出身上层贵族家庭,耽于幻想,崇拜拿破仑,只身前去参加滑铁卢战役,吃了不少苦,灰溜溜回到意大利。在一次争风吃醋的争斗中,他杀死了情敌,被对立派投入监狱。他在狱中爱上了监狱司令官的女儿克莱莉娅,品尝到极致的幸福……《巴马修道院》围绕主人公法布里斯的遭遇探索了生存的核心问题,即如何既活得幸福又不丧失个人尊严。无论从作者自己对作品的评价来说,还是从历史的评价来说,其重要性都丝毫不逊于《红与黑》。

司汤达(1783—1842),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原名亨利·贝尔,出生于格勒诺布尔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司汤达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小说,却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散文和游记。代表作有《拉辛与莎士比亚》《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

罗芃(1945—2023),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1978年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攻读研究生,师从罗大冈先生,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主编《欧洲文学史》《狄德罗文集》等多部书系,译有《美学纲要》、巴尔扎克《舒昂党人》《纽沁根银行》、司汤达《巴马修道院》、狄德罗《哲学思想录》《宿命论者雅克》等多部作品。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