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化史述论

北宋文化史述论

以“宋学”为纲,多维度展现北宋的时代精神风貌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9.420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本书以“宋学”为核心,深入探讨了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了宋学若干重大主题和以议论精神为主的宋学基本精神,论述了宋学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等北宋文化各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了北宋社会文化中无所不在的宋学及其时代精神。

陈植锷(1949—1994),温州市龙湾区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邓广铭先生。历任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杭州大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教授等,著有《诗歌意象论》(1990年)、《北宋文化史述论》(1992年)等,《石介事迹著作编年》(2003年)等,点校有《徂徕石先生文集》(2009年),并有论文数十篇。

作品目录

  1. 序引
  2. 引言
  3. 第一章 时代背景
  4. 第一节 尊王攘夷的政治需要和儒学的复兴
  5. 第二节 北宋台谏制度和宋学的自由议论
  6. 第三节 唐宋之际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宋学的时代精神
  7. 第四节 科举改革和宋学的演进
  8. 第五节 教育改革对宋学的推动
  9. 第二章 宋学及其发展诸阶段
  10. 第一节 宋学概说
  11. 第二节 汉唐训诂、辞章之学的遗留和宋学的准备
  12. 第三节 从疑传到疑经
  13. 第四节 从议古到拟圣
  14. 第五节 从义理之学到性理之学
  15. 第三章 宋学的主题及其精神
  16. 第一节 性情、理欲之辨
  17. 第二节 君子、小人和义利之辨
  18. 第三节 上智、下愚和真、善、美之辨
  19. 第四节 宋学精神
  20. 一 议论精神
  21. 二 怀疑精神
  22. 三 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23. 四 实用精神
  24. 五 内求精神
  25. 六 兼容精神
  26. 第四章 宋学和佛老
  27. 第一节 宋学初期的排佛斗争
  28. 第二节 排佛斗争的胜利和儒佛融合的成功
  29. 第三节 佛教的世俗化、禅宗的文字化和佛学的儒学化
  30. 一 佛教的世俗化
  31. 二 禅宗的文字化
  32. 三 佛学的儒学化
  33. 第四节 宗儒为本,宋学独尊
  34. 第五节 宋学与老氏之学
  35. 第五章 宋学和北宋其他文化层面
  36. 第一节 宋学与宋文
  37. 第二节 宋学与宋诗
  38. 一 注重立象以尽意
  39. 二 注重意象中出新意
  40. 三 兼容佛、老,创造诗歌新意象
  41. 第三节 宋学与宋词
  42. 第四节 宋学与宋画
  43. 第五节 宋学与科技
  44. 结语
  45. 引用书目
  46. 参考论著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