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艺学

生态文艺学

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意识全面觉醒的的奠基之作!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0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鲁枢元长期专注于生态文化研究。自进入21世纪以来,鲁枢元致力于将“生态”这一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领域,把“人类精神”作为地球生物圈中一个异常活跃的变量引进生态学学科。他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认真汲取东、西方先民积淀下的生存智慧,试图让“低物质消费的高品位生活”成为新时代的期许。因此,他被誉为“中国生态批评里程碑式的人物”“中国生态文艺学及精神生态研究领域的奠基人”。

《生态文艺学》初版于2000年,获“中国图书奖”,可谓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意识全面觉醒的新起点。作者从自然、社会、精神三个层面论述了生态学因应时代变化做出的拓展,揭示了时代面临的生态困境,努力将生态理论与文艺理论加以渗透融会,对文艺学中诸如创作主体、创作动力、创作题材、接受鉴赏、价值功用、批评尺度,以及地域风格、历史演替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推动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文学艺术积极参与到世界生态运动中来,从而呈现出新的理论样态。

书中提出的“生态学三分法”,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如今已为新一代学人接受并广泛运用。

《生态文艺学》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奠基之作,也是鲁枢元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的文艺学专著。此次再版,作者对书稿作了大量修订增删,吸纳了近二十多年来生态学、文艺学学科在学理和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较之旧版,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之作,拥有浓郁的现实意义。

鲁枢元,1946年出生于开封市。人文学者,长期从事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先后任教于郑州大学、海南大学、苏州大学;现为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大学讲座教授、生态文化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系中国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学科重建的参与者,中国生态文艺学及精神生态研究领域的开拓者。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创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MAB)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坚信性情先于知识、观念重于方法,学术姿态应是生命本色的展露。1988年被国家命名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柯布共同福祉奖”(John Cobb Common Good Award)等重要奖项。

作品目录

  1. 总序
  2. 自序
  3. 引论:走进生态学领域的文学艺术
  4. 0.1 天翻地覆的时代
  5. 0.2 生态困境中的精神变量
  6. 0.3 黑格尔的艺术难题
  7. 0.4 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文艺学
  8. 上卷
  9. 第1章 生态学:新时代的世界观
  10. 1.1 人类的元问题
  11. 1.2 作为世界观的生态哲学
  12. 1.3 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
  13. 1.4 后现代是生态时代
  14. 1.5 重建乌托邦
  15. 第2章 文学艺术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序位
  16. 2.1 “盖娅假说”:地球是一个“活物”
  17. 2.2 生物圈与精神圈
  18. 2.3 三座“金字塔”
  19. 2.4 生存的辉煌景观
  20. 2.5 “文学是人学”的再探讨
  21. 第3章 文学艺术是一个有机开放系统
  22. 3.1 文学艺术的生物性隐喻
  23. 3.2 怀特海与华兹华斯
  24. 3.3 佛祖的碗与汉字“风”
  25. 3.4 刘若愚的“文学循环系统”
  26. 3.5 “生态学三分法”
  27. 第4章 文学艺术与自然生态
  28. 4.1 人生天地间
  29. 4.2 自然神话与世界复魅
  30. 4.3 自在的自然美
  31. 4.4 女性·自然·艺术
  32. 4.5 怀乡症与回归诗学
  33. 第5章 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态
  34. 5.1 社会生态系统的构成
  35. 5.2 资本主义的原罪
  36. 5.3 城市生态·乡村生态
  37. 5.4 全球化·互联网·人类纪
  38. 5.5 怀特海的社会生态学预见
  39. 第6章 文学艺术与精神生态
  40. 6.1 德日进的宇宙精神学说
  41. 6.2 精神的涵义与精神生态学
  42. 6.3 现代人的精神病症
  43. 6.4 菩提树·开花的树
  44. 6.5 栖居:一个生态诗学的命题
  45. 下卷
  46. 第7章 文学艺术家的个体发育
  47. 7.1 文学艺术家的“生态位”
  48. 7.2 童年生境
  49. 7.3 逆境·风险·生存压力
  50. 7.4 个体风格与环境变异
  51. 7.5 “克隆”技术的隐忧
  52. 第8章 文学艺术创造的能量与动力
  53. 8.1 物理能·生物能·精神能
  54. 8.2 精神能量与创造力
  55. 8.3 灵感迷狂与自动写作
  56. 8.4 高峰体验与变态心理
  57. 8.5 文学艺术与太阳
  58. 第9章 文艺欣赏中的信息交流
  59. 9.1 艺术信息的特征
  60. 9.2 艺术欣赏的场效应
  61. 9.3 体外灵思与艺术信息的生殖力
  62. 9.4 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
  63. 第10章 文艺作品中的“自然主题”
  64. 10.1 从混沌到谐振
  65. 10.2 从旁落到凋敝
  66. 10.3 生态文艺潮
  67. 10.4 园林艺术的启示
  68. 第11章 文学艺术的地域色彩及群落生态
  69. 11.1 丹纳的生态文艺观
  70. 11.2 鲁本斯之争与南宗、北宗
  71. 11.3 群落生态与地域文化
  72. 11.4 艺术物种在当代的灭绝
  73. 第12章 文学艺术的价值:修补地球精神圈
  74. 12.1 价值颠覆与发展迷思
  75. 12.2 低物质能量消耗的高品位生活
  76. 12.3 艺术消费是精神的再创造
  77. 12.4 修补地球精神圈
  78. 12.5 规避“数字化”风险
  79. 第13章 文艺批评的生态学视野
  80. 13.1 自然的缺席
  81. 13.2 生态理念与批评的尺度
  82. 13.3 生态批评的内涵
  83. 13.4 绿色学术的话语形态
  84. 13.5 生态冲突与社会正义
  85. 第14章 文学艺术史:生态演替的启示
  86. 14.1 文学艺术是否拥有历史
  87. 14.2 矫枉过正与舍本求末
  88. 14.3 “生态演替”与“新时期文学”
  89. 14.4 文学艺术史的生态学启示
  90. 初版后记
  91. 新版后记
  92. 附录一 常见生态文化名词浅释
  93. 附录二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成语辑录
  94. 附录三 生态文艺学参考文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