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在绩效社会和过劳时代诉求复原性的宁静沉思,以“静观太阳的光”抗拒“行动即律令”!
作品简介
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vita activa,直译《积极的生活》)中通过对希腊、罗马古典思想以及古希腊城邦公共生活经验的考察,探索了政治的源始意义和积极生活的古典结构;同时,通过对现代性的反思和对人们潜伏的生存危机的探讨,确定了积极生活在现代生活中进行重塑的可能性。但这种以行动为指南的生命\生活方式,现在看来不是不够,而是太多了,以至于我们陷入一种多动\盲动的境地,不得休息和安宁。
韩炳哲提出了一种替代性的方案。他认为,无所事事不是否定,不是拒绝;它不仅仅是缺乏活动,而更是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只有在看似“无所事事”的沉思中,人们才能与自然、世界取得更直接的联系,才能更好地安顿自己的身心,并友善地对待地球。
本书探究了无所事事的丰富内涵,以及它的价值和魅力,并设想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未来社会模式:基于友善、和解与和平,消除孤立、分裂与疏离,最终,所有人类与动物、植物、石头、星、云生活在同一个“生命体共和国”里。
韩炳哲,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文学和天主教神学。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让韩炳哲对于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批判,显得尤为重要且富于启发。
陈曦,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译有《西班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