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简介
在过去数年中,罗杰·伊伯特每隔一周都为一部“伟大的电影”撰写评论,给予新鲜而热忱的褒扬。《伟大的电影》一书精选了其中的100篇文章,每一篇都是评论和鉴赏的提炼,是热爱、分析和历史的糅合,它们让读者以崭新的目光和重燃的热情回味(或者说先睹为快)所评述的影片。
伊伯特的影评广泛覆盖各种类型片、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从电影艺术史上至高无上的经典作品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娱乐作品。在文章中,罗杰·伊伯特成功地将学者渊博深刻的电影知识、纯美学的判断力与明白晓畅的鉴赏文字融为一体,再配以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部负责人玛丽·科里斯精选的珍贵剧照,使《伟大的电影》成为所有电影爱好者与观众的珍宝库、无可匹敌的观影指南。
100张珍贵高清剧照——为《伟大的电影》提供剧照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电影剧照资料馆拥有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剧照收藏,包括约四百万张剧照,涵盖了所有的主要国家、导演、演员、影片及年代。由于拍摄时一丝不苟,印刷用的纤维纸基又十分坚韧,那些来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或四十年代的照片至今仍然完好如初,在阅读《伟大的电影》时,无论你是否熟悉文中提到的影片,你都会通过剧照感受到影片的视觉及情感内涵。人生苦短,你还有多少时间浪费在没完没了的烂片上?按照罗杰·伊伯特的推荐看电影,至少不会再有失望和浪费时间的感觉,相反,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经历因看过了那些精彩故事而延长了三倍。
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1942—2013),生于伊利诺伊州厄巴纳(Urbana),在伊利诺伊大学、开普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主修英语,于1967年成为《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影评人,1975年成为第一位因写影评获普利策艺术评论奖的作者。同年,他开始与Gene Siskel长期合作,在电视上主持电影评论类节目“Siskel & Ebert”。1999年Siskel辞世后,他改与Richard Roeper合作,节目亦更名为“Ebert & Roeper”。自1969年起,伊伯特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Fine Arts Program”的电影课讲师,同时任伊利诺伊大学电影与媒体学兼职教授。其间,他获得科罗拉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三十余载,他每年都在该大学的世界事务会议(Conference on World Affairs)上逐镜分析一部电影。1999年,伊伯特在伊利诺伊大学创立“沧海遗珠电影节”(Overlooked Films Festival),专门推介被忽略的佳片,每年都吸引许多观众和影人参与。罗杰·伊伯特的影评每年都会结集成Roger Ebert’s Movie Yearbook,此外,他还出版了十余部著作。
作品目录
导言
静与动 Still and Moving
2001:太空漫游 2001: A Space Odyssey,1968
四百下 The 400 Blows,1959
八部半 8 1/2,1963
阿基尔,上帝的愤怒 Aguirre,the Wrath of God,1973
恐惧吞噬灵魂 Ali,Fear Eats the Soul,1974
彗星美人 All About Eve,1950
公寓春光 The Apartment,1960
现代启示录 Apocalypse Now,1979
阿普三部曲 The Apu Trilogy
战舰波将金号 Battleship Potemkin,1925
美女与野兽 Beauty and the Beast,1946
白日美人 Belle de Jour,1967
偷自行车的人 The Bicycle Thief,1948
长眠不醒 The Big Sleep,1946
放大 Blow-Up,1966
体热 Body Heat,1981
邦妮与克莱德 Bonnie and Clyde,1967
科学怪人的新娘 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
凋谢的花朵 Broken Blossoms,1919
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1942
唐人街 Chinatown,1971
公民凯恩 Citizen Kane,1941
城市之光 City Lights,1931
天堂之日 Days of Heaven,1978
十诫 The Decalogue,1988
绕道 Detour,1945
为所应为 Do the Right Thing,1989
双重赔偿 Double Indemnity,1944
吸血鬼德古拉 Dracula,1931
奇爱博士 Dr.Strangelove,1964
鸭汤 Duck Soup,1933
E.T.外星人 E.T.:The Extra-Terrestrial,1982
毁灭天使 The Exterminating Angel,1962
冰血暴 Fargo,1996
浮草 Floating Weeds,1959
天堂之门 Gates of Heaven,1978
将军号 The General,1926
教父 The Godfather,1972
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1939
大幻影 Grand Illusion,1937
贪婪 Greed,1924
一夜狂欢 A Hard Day's Night,1964
篮球梦 Hoop Dreams,1994
生之欲 Ikiru,1952
美好人生 It's A Wonderful Life,1946
刺杀肯尼迪 JFK,1991
甜蜜的生活 La Dolce Vita,1960
淑女伊芙 The Lady Eve,1941
去年在马里安巴 Last Year at Marienbad,1961
亚特兰大号 L' Atalante,1934
奇遇 L' Avventura,1960
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1962
独行杀手 Le Samourai,1967
M就是凶手 M,1931
马耳他之鹰 The Maltese Falcon,1941
曼哈顿 Manhattan,1979
麦凯比与米勒夫人 McCabe & Mrs.Miller,1971
大都会 Metropolis,1926
于洛先生的假期 Mr.Hulot' s Holiday,1953
侠骨柔情 My Darling Clementine,1946
随心所欲 My Life to Live,1962
纳什维尔 Nashville,1975
电视台风云 Network,1976
猎人之夜 The Night of the Hunter,1955
诺斯费拉图 Nosferatu,1922
美人计 Notorious,1946
码头风云 On the Waterfront,1954
潘多拉的魔盒 Pandora's Box,1928
圣女贞德的受难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1928
偷窥狂 Peeping Tom,1960
假面 Persona,1966
扒手 Pickpocket,1959
木偶奇遇记 Pinocchio,1940
惊魂记 Psycho,1960
低俗小说 Pulp Fiction,1994
愤怒的公牛 Raging Bull,1980
红河 Red River,1948
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 s List,1993
七武士 The Seven Samurai,1954
第七封印 The Seventh Seal,1957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1
雨中曲 Singin' in the Rain,1952
热情似火 Some Like It Hot,1959
星球大战 Star Wars,1977
日落大道 Sunset Blvd.,1950
成功的滋味 Sweet Smell of Success,1957
摇摆乐时代 Swing Time,1936
出租车司机 Taxi Driver,1976
第三个人 The Third Man,1949
天堂里的烦恼 Trouble in Paradise,1932
一条安达鲁狗 Un Chien Andalou,1929
《成长》系列纪录片 The “Up” Documentaries
迷魂记 Vertigo,1958
日落黄沙 The Wild Bunch,1969
柏林苍穹下 Wings of Desire,1987
绿野仙踪 The Wizard of OZ,1939
砂之女 Woman in the Dunes,1964
醉酒的女人 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1974
苦雨恋春风 Written on the Wind,1956
译后记
热门划线
电影叙事弧(Narrative Arc)25 人
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最能唤起我们对另一种经验的感同身受,而好的电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23 人
布努埃尔对人性的厚颜无耻最感兴趣,斯科塞斯关注宗教罪恶感的无底深渊,黑泽明歌颂身处于充满敌意的大环境下的个体,怀尔德往往震惊于人们为了追求快乐而做出的举动,基顿表现的是人的意志如何挑战物理条件的限制,而希区柯克创造的影像犹如罪人的梦魇。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最终都会抵达小津安二郎的视界,从而领会到电影的本质并非运动,而是运动与静止之间的抉择。23 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盒子里,电影则是盒子上的窗口。电影允许我们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这不仅意味着融入银幕上的角色(尽管这也很重要),也意味着用另一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22 人
当我们学会思考时,我们才成了真正的人。我们的头脑赋予我们工具,让我们有能力理解自身及自身所处的环境。现在,我们应当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并非生活在一颗孤独的星球上,而是居住在群星之间,我们并非无知肉块,而是智慧的生物。18 人
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最终都会抵达小津安二郎的视界,从而领会到电影的本质并非运动,而是运动与静止之间的抉择。17 人
一个把思想放在画面之上的导演注定只能达到二流水准,因为他所抵制的正是电影这种艺术的本质。铅字才是思想的理想载体,电影则是为了影像而诞生的,最杰出的影像必定能引发无数自由的联想,而不是受制于某些狭隘的特定目的。17 人
布努埃尔、布列松或小津安二郎11 人
库布里克所选择的古典音乐则独立于情节而存在,这些乐曲本身就是绝世之作,它们给视觉影像带来一种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氛围,从而提升了整部影片的层次。11 人
看过许许多多好电影之后,你就能逐渐体会到导演的意图,分辨出不同的风格。你会发现有些电影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有些则是集体之作。10 人
我生活在过往之中。10 人
《2001:太空漫游》的天才之处不在于其丰富,而在于其简洁:没有一个镜头是仅仅为了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而拍摄的,只有对自己的才华怀有无限信心的艺术家才敢于创作这样精炼的作品。10 人
《2001》的效果主要来自影像和音乐。这是一部充满哲思的影片,它并不迎合我们,而是尽力启发我们、拓展我们的视野。10 人
只有少数电影能达到崇高的境界,并像音乐、祷文或壮丽的风景一样震撼我们的头脑、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令我们茫然自失。10 人
费里尼对空间的运用几乎无人能及。他最爱用的技巧之一就是将镜头聚焦在背景中的一组移动元素上,在追踪其位置变化的同时扫过前景中的一张张面庞,这样一来这些面庞就会不断地滑入/滑出画框。他也喜欢以一个主镜头开场,紧接着让一个人物起身进入画框,出现在观众眼前,镜头也随之变成特写。另一个技巧是镜头紧跟人物的脚步,当其转身面对摄影机时从四分之三的侧面拍摄。表现双人舞场面时,他喜欢先让一方冲着镜头以微笑表示邀请,随后再让另一方进入画面,开始跳舞。10 人
大多数好电影都旨在表现某种风格、体现某种情调或反映其创作者所构建的某种意象。9 人
库布里克实际上是通过影像从哲学的层面上宣告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他之前已有许多人通过文字、音乐或祷文作出了同样的宣告。一部优秀的传统科幻小说或许会让我们通过娱乐的方式间接体验到其哲学内涵,但库布里克的作品唤起我们的主动思考,他要求我们像哲学家一样与现实拉开距离,再加以思索。9 人
最了解一部电影的人就是这部电影的剪辑师8 人
布努埃尔对人性的厚颜无耻最感兴趣,斯科塞斯关注宗教罪恶感的无底深渊,黑泽明歌颂身处于充满敌意的大环境下的个体,怀尔德往往震惊于人们为了追求快乐而做出的举动,基顿表现的是人的意志如何挑战物理条件的限制,而希区柯克创造的影像犹如罪人的梦魇。8 人
科幻影片中很少有像《2001》那样,不求令我们惊悚,而是要激起我们的惊叹。8 人
“快乐就是能够说出实话,却又不伤害任何人。”8 人
2001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西恩·潘对观众说:“要是一部片子里表达了三个观点,那就算坏了规矩,这片子也就没人看了。”7 人
如果你想了解电影的历史、想真正爱上电影,就一定要了解为什么黑白电影的效果不但不比彩色电影差,而且可以比彩色电影更加丰富。7 人
因为它犯了一切配乐的通病,即试图强调影片的情节,给予观众情感暗示。7 人
我要求一部影片或表现电影创作之乐,或表现电影创作之苦。我对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丝毫不感兴趣。——弗朗索瓦·特吕弗7 人
人们执迷于成功立业的美梦,甚至不惜为之赴汤蹈火,这样一来便犯下了“骄傲”这宗大罪,最终被无情的上苍碾得粉身碎骨。7 人
我们的一切生活不过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建筑物,栖息在大自然饥饿的血盆大口之上,一不小心就会被毫不犹豫地吞下去。幸福的生活在这种脆弱面前只是日复一日的缓刑。7 人
运气够好的人能稀里糊涂地过完快乐的一生,从不知道自己只是在深渊的边缘徘徊。7 人
人们总是更愿意去揣摩角色的内心想法,而不是被简单告知。7 人
《生之欲》、《四百下》、《马耳他之鹰》和《摇摆乐时代》6 人
骨头被抛向空中,变成了一艘太空船,有人将这个镜头称为电影史上最大的闪前(flash-forward)。6 人
大多数电影仅仅讲述片中人物如何克服惊天动地或滑稽可笑的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而《2001:太空漫游》所讲述的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探索,一种需求。6 人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当我们学会思考时,我们才成了真正的人。我们的头脑赋予我们工具,让我们有能力理解自身及自身所处的环境。现在,我们应当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并非生活在一颗孤独的星球上,而是居住在群星之间,我们并非无知肉块,而是智慧的生物。6 人
导演中心论由巴赞及其拥护者(包括特吕弗、戈达尔、雷乃、夏布罗尔、侯麦、马勒)所创,该理论宣称,一部影片的真正作者不是制片厂、不是剧作家、不是明星,也不是类型模式,而是电影导演。6 人
这两人谈到自己的工作时都带有一种圣徒般的疯狂,像他们这样的人对一般意义上的成功不屑一顾,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乃是真正的伟大。6 人
犯罪电影和黑色电影的区别在于,犯罪电影中的坏蛋知道自己很坏,而且希望如此,而黑色电影的主角认为自己是好人,只是被生活给涮了。6 人
《公民凯恩》、《第三个人》、《甜蜜的生活》、《将军号》、《美人计》、《假面》、《生之欲》、《出租车司机》5 人
《迷魂记》5 人
英国影评人德里克·马尔科姆(Derek Malcolm)5 人
小津安二郎的《浮草》5 人
《天堂之门》5 人
只有少数电影能达到崇高的境界,并像音乐、祷文或壮丽的风景一样震撼我们的头脑、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令我们茫然自失。大多数电影仅仅讲述片中人物如何克服惊天动地或滑稽可笑的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而《2001:太空漫游》所讲述的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探索,一种需求。5 人
他喜欢挖掘老电影中的特殊效果,典型例子包括《野孩子》(The Wild Child,1970)中的圈入圈出镜头、他另几部影片的叙事手法;他也喜欢向大师致敬,《黑衣新娘》(The Bride Wore Black,1968)、《骗婚记》(Mississippi Mermaid,1969)均可见他的偶像希区柯克的影子。5 人
爱森斯坦感到蒙太奇的组织应以节奏而非故事为基础。镜头的剪接应当积累起来引向某个观念,而不是被导演的个人兴趣左右,在某位个体角色身上徘徊不前。5 人
导演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在不用对话的情况下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而斯科塞斯在《出租车司机》中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就是把我们带进了崔维斯·比科尔的主观视角当中。5 人
喜欢「伟大的电影」的人也喜欢
电影的艺术
5.99元贾想Ⅰ: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
12.25元影像叙事的力量
12.99元我的不朽已然足够
49.99元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升级版)
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