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锡实践与特色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锡实践与特色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ment-friendly society construction:Wuxi Practi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41.83¥30.99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7-01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本书围绕“绿色发展”这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全面回顾了无锡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的实践过程,总结提炼了无锡在不同环节和不同领域建设“两型社会”的经验与启示,涉及发展目标、总体方向、支撑体系、产业布局、城乡关系、理念创新等方面,并归纳出一套科学、完整、适用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能够对我国其他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益的案例参考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刘焕明,教授、博士。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特邀研究员,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江南大学)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人民日报》《红旗文稿》《中共党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l项。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和重点、重大项目4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l项。

作品目录

  1. 总序
  2.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动因
  4. 第二节 “两型社会”的内涵、外延及影响因素
  5.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6. 第四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8.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9.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10.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1. 第四节 和谐社会发展理论
  12. 第五节 五大发展理念
  13. 第三章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背景
  14. 第一节 “两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背景
  15. 第二节 “两型社会”建设的技术发展背景
  16. 第三节 “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发展背景
  17. 第四章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
  18. 第一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地位、机遇与挑战
  19. 第二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向与总体目标
  20. 第三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路径与优先领域
  21. 第五章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举措
  22. 第一节 构建“两型”产业体系
  23. 第二节 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24. 第三节 促进资源集约
  25. 第四节 建设生态城市
  26. 第五节 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
  27. 第六章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撑体系
  28. 第一节 支撑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技术创新体系
  29. 第二节 支撑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30. 第三节 支撑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
  31. 第四节 支撑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
  32. 第七章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布局
  33. 第一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前产业布局的总体状况
  34. 第二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35. 第三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优化
  36. 第四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两型”产业体系构建
  37. 第八章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城乡同构
  38. 第一节 无锡“两型社会”城乡同构面临的挑战
  39. 第二节 无锡“两型社会”城乡同构的主要依据
  40. 第三节 树立无锡“两型社会”城乡同构新理念
  41. 第四节 加快无锡“两型社会”城乡同构的政策建议
  42. 第五节 无锡“两型社会”城乡同构的典型案例
  43. 第九章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文化创新
  44. 第一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观念
  45. 第二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文化创新重点
  46. 第十章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47. 第一节 战略定位
  48. 第二节 建设历程
  49. 第三节 经验与启示
  50. 参考文献
  51. 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