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研究(1950—1993)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研究(1950—1993)

光明社科文库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上海为例,探讨地方参与国家援外的学术著作。《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研究(1950-1993)》基于地方视角,主要运用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和上海地方志、专门志等一手文献,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学说层面分析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理论依据,基于国家援外政策的变化,阐述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具体状况,并总结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趋势、特点、工作教训、补救措施等,最后,从援外理念、援外主体结构、援外渠道、援外机制、援外宣传五个方面,探讨了上海援外实践对做好新时代国家援外工作的启示。本书稿选题视角独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丰富中国对外援助理论、提升上海软实力,均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闫红果,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2021届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现为湖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独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CCI及其扩展版来源期刊论文9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主持并完成课题20余项,其中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发表的学术论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网”观点摘编近4千字,撰写的咨政文章曾获正厅级、副厅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作品目录

  1. 前 言
  2. 绪 论
  3. 第一章 上海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理论基础
  4. 第一节 马克思“共同体”理论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理论
  6. 第三节 地方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中国逻辑
  7. 第二章 上海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起步阶段(1950—1954)
  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背景
  9. 第二节 上海抗美援朝运动的发展历程
  10. 第三节 上海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重点领域及贡献
  11. 第四节 上海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积极影响
  12. 第三章 上海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扩展阶段(1955—1964)
  13. 第一节 万隆会议后上海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的时代背景
  14. 第二节 上海参与国家对战后朝鲜和越南的援助
  15. 第三节 上海参与国家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
  16. 第四节 “总交货人部制”下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单一执行模式
  17. 第五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展示了新中国的形象
  18. 第四章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急增与骤降时期(1965—1978)
  19. 第一节 1965—1978年上海参与国家援外面临的国际形势
  20. 第二节 “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出台后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发展
  21. 第三节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高涨
  22. 第四节 第四次全国援外会议后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回落
  23. 第五节 “承建部负责制”下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双元管理模式
  24. 第六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
  25. 第五章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调整与初步改革时期(1979—1993)
  26.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地方参与援外的新要求
  27. 第二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新动向
  28. 第三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新局面
  29. 第四节 “承包责任制”下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多元互动模式
  30. 第五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多重效应
  31. 第六章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评析
  32. 第一节 实现国家利益: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核心目标
  33. 第二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整体趋势
  34. 第三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基本特点
  35. 第四节 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教训
  36. 第五节 上海聚焦“人、财、物”要素补救援外失误的举措
  37. 第七章 上海援外对做好新时代国家援外工作的启示
  38. 第一节 不断丰富援外理念,充分重视对外援助中的“人文”要素
  39. 第二节 优化援外主体结构,引导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援助
  40. 第三节 积极拓宽援外渠道,适度加大对外多边援助的力度
  41. 第四节 建立健全援外机制,牢牢掌握援外工作的主导权
  42. 第五节 创新援外宣传方式,及时回应西方个别国家妄议
  43. 参考文献
  44. 致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