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

免费免费电子书无需购买,可直接阅读全文

作品简介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道祖。

This is a public domain book converted by anonymous volunteers and you may find it for free on the web.This work is respectfully inscribed by the author.

作品目录

载入中

热门划线

  1. 橐蘥43 人
  2. 42 人
  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41 人
  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2 人
  5. 15 人
  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2 人
  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10 人
  8. 10 人
  9. 埏埴10 人
  10.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0 人
  11. 玄牝9 人
  12. 9 人
  13. 9 人
  14. 8 人
  15. 第一章7 人
  16. 7 人
  17. 第一章6 人
  18.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6 人
  19. 第二章6 人
  20.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6 人
  2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6 人
  22. 6 人
  23.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6 人
  24. 6 人
  25.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6 人
  26.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5 人
  27.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5 人
  28.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5 人
  29.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5 人
  30. 第九章5 人
  31.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5 人
  32. 5 人
  33. 5 人
  34. 5 人
  35. 5 人
  36. 5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