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梦游记

画廊梦游记

艺廊女孩养成指南

查看比赛详情 >

第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 非虚构组 入围作品

作品简介

当代的画廊跟艺术展示空间,有人称之为白盒子,因为空间明亮透白,看起来型格前卫。然而画廊运作本身却像是一个黑盒子,在杯觥交错的开幕酒会、嘉年华般的艺术博览会、衣香鬓影的艺术人群之间,那些在舞台后面默默拼命的「艺廊女孩」又是如何养成跟生存的呢?她们究竟是艺文小清新,还是追求名利场的虚荣少女?

这是我自己在台湾和北京的当代画廊,从业将近十年的亲身故事。期间有欢笑也有感伤,虽然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了,但是觉得如果因为时间过去,而把这几年的回忆都慢慢淡忘了,实在可惜。所以就动手把它写下来。开始写才逐渐的认识到,当初因为自己曾经最爱的人而涉足,但是最后也导致我们的分离,因此这份工作在某层面上,也彷佛化身为这段爱情的一个部分,我在途中迷失方向,但是同时也在其间寻回了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爱丽丝在异想世界里经历了一场旅行,最后醒来才发现,原来是做了一个漂亮的梦。

作者自述

已经好一阵子了,一直都在想是不是应该有所回应,直到现在。

我想很多人对这篇小品的评价是很准确的,比如像是 30% 「日常生活的琐碎杂事」 +70% 「狗血爱情故事」,似乎跟行业的主题偏离了。 这当然是由于缺乏事先具体的规划,导致结构有点发散,常常随心意所至,所以并没有贴着行业写。 但是真正写毕之后,我又觉得这个状态挺好的,毕竟自己并没有宏伟的愿望,从没想过要成为一个不朽的文学作品。 然而让我吃惊的后续是,自从作品发表之后,有许多过去并不熟悉的朋友和我联系了,他们多是从前画廊的后辈,以前我工作时的小弟弟妹妹,现在也准备要独当一面了,他们希望听听我对于未来的建议;或是有位年轻的艺术家,读完之后,传讯息告诉我:「我一直记得你曾经拍着我的肩膀说,以后换你来这面墙上展览吧! 所以我现在真的实现了展览的愿望,我很希望能告诉你,谢谢你过去对我说的那句话。 」于是我忽然感觉到,「行业」这个主题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以及在工作和自我之间,不断摸索、找到平衡的那个过程,难道不是一种称之为「人生」的行业吗? 在这个「行业」中,每个人虽然执业的技能不一样,但是那些好奇-野心-迷惘-冲突-坦然的过程,其实都大同小异。

在我短暂的走过一趟之后,我觉得人对于时间的感受是很奇妙的。 不像是J,他总是像是芒刺在背的那样,时不时就会提及自己父亲的早逝,并且以之为目标倒数,如果他也像父亲一样的话,自己还剩几年可以活。 然而我们一般人对时间的意识都是连贯的,并不像是今天我生日过完了,明天从床上醒来,自己就会忽然感觉「哇喔! 我跟昨天完全不一样了! 我长大了! 」不是那样的,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昨天的我和前天的我... 这样一直下去、一直到小时候的我,那都是同一个我。 往往,我都会忘记了,自己正在变老,还是一直以为时间还很多。 只有在某些时刻,像是十几年过去,我终于再度面对自己的祖母,她睁大眼睛好像很吃惊的样子,她表情都没有变,瞪着我看。 但是她已经瞎了,她再也看不见小时候搂在怀里说话的那个小狗狗。 甚至有时候,看见母亲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然后佝偻的背影摇摇晃晃走去关灯时,我忽然惊觉她年事已高。 最可怕的,是我看见Y鬓角已经长出白发,那些白发,把他的发色都染成灰灰白白,他是我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不会变的宝,他居然也老了。

我都不知道,自己过去是怎么样忽略了这些时间,它就这样过去了。 如果可以,真希望现在的我,有机会告诉过去的自己:「不要担忧,不要焦虑,你所关注的事情只是短近,未来都会好的。 多爱自己、多爱你爱的人。 你会幸福。 」然后拍拍那个我的肩膀,给她信心。

我想,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意义,希望迷失的人都找到方向,告诉憂慮的靈魂:不要担心,你会幸福。

作品目录

载入中

热门划线

  1. 如果眼前有两个选项让你犹豫不决,那表示这两者的客观条件、以及在你心中的轻重权衡都非常接近,所以这同时也表示,你不管选哪一个事实上都没有差别,所以没有必要犹豫。17 人
  2. 艺术家的天性就是,在事物里看见某种灵魂的本质。11 人
  3. 艺术不只是画张画、唱首歌那么简单,它里面包含了很多生命,而艺术家就是那些人,利用视觉、听觉等等的形式,隐喻地的用一种几乎类似打哑谜的方式,在诉说和包装自身生命的内容。8 人
  4. 艺术家们拥有一股近乎病态的热情和冲动,去制作与自我内在等同的外在对象,也就是他的创作。8 人
  5. 没有什么事情是难到无法解决的,并且,如果你真的很努力的为了目标而工作着,所有其他的人和整个大环境都会协助你完成。7 人
  6. 我们生气自己的生活充斥这些像是流水账的事件、平淡而普通的情感,但是这些东西却在安静中、无形中,带着伟大的力量,支持着我们的本心去经历世间一切的美好。7 人
  7. 工作就像是在种植一棵盆栽,你把它绑着绑着,最后就开始慢慢的长成某种形状。6 人
  8. 但是艺术、以及艺术工作的内涵不是这样的,它是在小节中探见启示,在常规里看出不凡,唯一达到这个状态的方式,就是抱着每一天、每件事都像是全新的一天和全新的一件事那样,充满惊叹和新奇。6 人
  9. 会发生的错误就是无法避免的,不是因为选了什么而导致错误,而是我这个个体之所以为我,就已经包含了会犯下那种错误的本质。6 人
  10. 同样的,在某个选项中得到的收获,也不是由选项提供的,而是一种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安排,不管你多忧虑、多渴望、或是多蛮不在乎,事情的发生有自己遵循的逻辑,跟人的意志鲜少相关。6 人
  11. 我很高兴自己总算从 L 完美主义的制约里给解放出来,而且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没有能力做到最好,而是选择使之「不完美」,因为我学会放眼整体,而不是只咬着局部不放。6 人
  12. 所以说到底,艺廊本身其实也没有什么想要因此致富、或是推动当代艺术史的伟大愿景,而且也没有太多资金,不过就像是上赌桌去玩一把,如果不幸赔光也就认了,要是刚好经营得有点声色,不但能圆圆自己年少的梦想、还能换来个老来文雅的美名。5 人
  13. 帮每件作品验明正身之后,就要为它拍照、再将所有相关的信息,像是创作艺术家、名称、媒材、尺寸、何时进库 / 出库之类的,存档起来,以备日后查询。5 人
  14. 但是就像是尼采说的,凡是杀不死你的,都会让你变得更强。5 人
  15. 唯一的念头就是不会就得学,如果做不到,就要想办法做到,这就是当时的态度。5 人
  16. 北京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太大了、太新鲜、又太充满挑战跟刺激。 这不是实际的物质层面的宽阔,而是一个集合点,各种人物和信息都在这里交会。 在这里我看到太多台湾看不到的视野,认识太多台湾不可能认识的人,这是一个完全不同高度的平台,让我还没认识到自己的欲望,就已经开始拔腿追逐、盲目的追逐。5 人
  17. 对待失联的「感兴趣者」要像是谈恋爱一样:措辞温柔婉约旁敲侧击,态度不屈不挠永不放弃。5 人